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趋 → 趍趨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韵府拾遗 虞韵》:舜趋(舜趋)
杜甫朝献太清宫赋太一奉引庖牺左右尧步舜趋禹驰汤骤
《國語辭典》:趋奉(趨奉)  拼音:qū fèng
奔走奉承。《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为因那陈秀才是个撒漫的都总管,所以那些众人多把做一场好买卖,齐来趋奉他。」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但看他趋奉之多,越显俺尊荣之至。」
《漢語大詞典》:趋和(趨和)
随声附和。汉书·郑当时传:“ 当时 在朝,常趋和承意,不敢甚斥臧否。”新唐书·李德裕传:“始议用兵,中外交章固争,皆曰:‘ 悟 功高,不可絶其嗣。又 从諫 畜兵十万,粟支十年,未可以破也。’它宰相亦媕婀趋和。”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庆元党:“至於北伐,举朝趋和,而争之者不数人。今既更化,当先破尚同之习。”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楔子:“ 王文韶 是 汉 尚书中新近十分得宠的人,因为他善于‘趋和承意’,僚属中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琉璃蛋’。”
分類:随声附和
《骈字类编》:喜趋(喜趋)
易林高脚疾足受肩喜趋日走千里贾市有得
《漢語大詞典》:趋操(趨操)
亦作“趍操”。 行为;操行。 宋 王安石 《孔处士墓志铭》:“抑士之趍操,亦有待于世耶?” 宋 洪迈 容斋三笔·郎官员数:“才品甚下,趋操卑污。”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元年:“如 秩 趋操甚狂,若置之言职,朝廷无安静之理。”
分類:操行
《韵府拾遗 虞韵》:劝趋(劝趋)
姚燧李左丞冢庙碑征占城造舟海南黎儋之民劝趋之
《漢語大詞典》:趋直(趨直)
犹当值。 柴萼 《梵天庐丛录·趋直佩表》:“ 清 初诸臣,各佩表於带,以验趋直晷刻。”参见“ 趋朝 ”。
分類:当值
《漢語大詞典》:趋朝(趨朝)
亦作“趍朝”。 上朝。 宋 沈作喆 寓简卷八:“宰相趋朝,騶唱过门。”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天晓诸人入市:“每日交五更,诸寺院行者打铁牌子或木鱼循门报晓……诸趍朝入市之人,闻此而起。”
分類:上朝
《漢語大詞典》:趋驰(趨馳)
(1).奔忙;奔走。 唐 元稹 《韩克从太子通事舍人制》:“勑前 河中府 参军 韩克从 :闻尔之齿长矣,而犹趋驰冉冉,其何以堪?” 郭沫若 《蜩螗集·〈松崖山市〉诗序》:“劳劳行役咸为生活趋驰,亦颇具不屈之意。”
(2).指交往。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佐郡 浙江 西,病闲絶趋驰。”
(3).供驱使。 唐 郭湜 《高力士传》:“ 辅国 趋驰末品,小了纤人,一承攀附之恩,致位云霄之上。” 唐 皮日休 《三宿神景宫》诗:“明发作此事,岂復甘趋驰。”
(4).奔走效劳的机会。指任职。 南朝 宋 鲍照 《谢随恩被原疏》:“小得趋驰,星驾登路。”
《漢語大詞典》:拜趋(拜趨)
谓周旋侍奉于尊长左右。 元 萨都剌 《溪行中秋翫月》诗:“鲤鯽鲜大如江鱸,奉觴酌酒前拜趋。”
《漢語大詞典》:趋衙(趨衙)
谓群蜂簇拥蜂王飞集,犹如旧时吏员赶赴衙参。 宋 黄庭坚 《演雅》诗:“老鶬衔石宿水饮,穉蜂趋衙供蜜课。”一本作“趍衙”。参见“ 蜂衙 ”。
《國語辭典》:蜂衙  拼音:fēng yá
1.群蜂早晚定时的聚集,如下属参谒长官于衙中,故称为「蜂衙」。宋。李新〈资州邓园〉诗:「蜂衙归去栏干静,江面飞来燕子忙。」元。钱霖〈清江引。梦回昼长帘半捲〉曲:「高歌一壶新酿酒,睡足蜂衙后。」
2.蜂房。元。赵奕〈玉山与郯九成自姑苏来吴兴僧可传邀余陪游弁山之黄龙洞时有紫霞同席遂分韵得花字〉:「龙居潜石洞,花暖护蜂衙。」
《韵府拾遗 号韵》:趋造(趋造)
孟子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疏昨日有王命来使孟子朝孟子辞之以其有采薪之忧不能趋造而朝王今日病以小愈已趋造于王朝
《骈字类编》:右趋(右趋)
唐书鲁炅传为山南节度使以岭南黔中山南东道子弟五万屯滍水南贼将武令珣毕思琛等击之众欲战炅不可贼右趋乘风纵火郁气奔营士不可止负扉走贼矢如雨炅与中人薛道挺身走举众没贼
《漢語大詞典》:趋翔(趨翔)
犹趋跄。墨子·非儒下:“ 孔 某盛容脩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观众。”吕氏春秋·士容:“客有见 田駢 者,被服中法,进退中度,趋翔闲雅,辞令逊敏。”吕氏春秋·尊师:“和颜色,审辞令,疾趋翔。” 高诱 注:“翔与蹌同。” 汉 王充 论衡·本性:“动作趋翔,或重或轻,性识诡也。”
《漢語大詞典》:节趋(節趨)
(1).进止。《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君者中心,臣者外体。外体作,然后知心之好恶;臣下动,然后知君之节趋。” 吕向 注:“节,止;趋,进也。”
(2).心意的节制与趣向。汉书·冯奉世传:“臣闻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钧刑殊则百姓惑;疑生无常,惑生不知所从;亡常则节趋不立,不知所从则百姓无所错手足。” 颜师古 注:“趋,读曰趣。趣谓意所嚮。”
《漢語大詞典》:趋尚(趨尚)
情趣;好尚。 宋 廖莹中 《韩愈〈秋怀诗〉题解》:“公诗如‘自许连城价,傍砌看红药’,‘眼穿长讶双鱼断’之句,皆取诸文选,故此诗往往有其体,多感其趋尚不与世合。”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有德:“若随其偶感之几,立异同以成趋尚,则有不善者矣。” 汪辟疆 《〈唐人小说·莺莺传〉按语》:“ 唐 人小説,影响於 元 明 大曲杂剧者颇多,而此传最传最广。究其原因:一则以传出 微之 ,文虽不高,而辞旨顽艷,颇切人情;一则社会心理,趋尚在此。”
分類:情趣好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