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8,分34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吴越
越人
对越
度越
超越
南越
越女
越明
楚越
于越
越吟
越裳
陨越
百越
越溪
《國語辭典》:吴越(吳越)  拼音:wú yuè
1.朝代名。(西元907~978)五代时十国之一,钱镠所建。在今浙江全省及江苏省西南部、福建省东北部之地,至其孙俶纳土归宋。凡三世五主,八十四年。
2.春秋时吴国与越国的合称。
《漢語大詞典》:越人
(1).疏远的人。《商君书·修权》:“故 尧 舜 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论贤举能而传焉,非疏父子亲越人也,明於治乱之道也。” 宋 苏洵 《兵制》:“及於 五代 , 燕 帅 刘守光 又从而为之,黥面湼手之制,天下遂以为常法,使之判然不得与齐民齿,故其人益復自弃,视齐民如越人矣。” 清 昭梿 啸亭杂录·癸酉之变:“以天潢贵胄之近,而漠然如越人之视,亦可谓无心肝人矣。”
(2). 战国 时名医 扁鹊 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姓 秦 氏,名 越人 。”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故 越人 见 齐桓 不振之徵於未觉之疾, 箕子 识 殷 人 鹿臺 之祸,於象箸之初。” 宋 苏轼 《和刘道原咏史》:“ 吴 客漫陈《豪士赋》, 桓侯 初笑 越人 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海石:“久不晤,岂精 越人 术耶?”
《漢語大詞典》:对越(對越)
(1).犹对扬。答谢颂扬。《诗·周颂·清庙》:“济济多士,秉 文 之 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下:“‘对越在天’与‘骏奔走在庙’相对为文。‘对越’犹对扬,言对扬 文 武 在天之神也……扬、越一声之转。” 汉 班固 《典引》:“亦犹於穆猗那,翕纯皦绎,以崇严祖考,殷荐宗配帝,发祥流庆,对越天地者。” 宋 苏辙 《论明堂神位状》:“今者皇帝陛下对越天命,逾年即位。”
(2).指帝王祭祀天地神灵。 晋 刘琨 《劝进表》:“臣闻天生蒸人,树之以君,所以对越天地,司牧黎元。”宋史·礼志二:“当愁惨之际,行对越之仪,臣等实虑上帝之弗歆。”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四年:“天子亲祀郊庙,所以通精诚,逆福釐,生蒸民,阜万物,百王不易之礼也。宜讲求故事,对越以格纯嘏。”
《國語辭典》:度越  拼音:dù yuè
超过。唐。韩愈 与崔群书:「况足下度越此等百千辈,岂以出处近远,累其灵台耶。」
分類:度越超过
《國語辭典》:超越  拼音:chāo yuè
1.胜过。《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管宁传》:「圣敬日跻,超越周成。」
2.渡过。《三国志。卷一四。魏书。蒋济传》:「志节慷慨,常有超越江湖吞吴会之志。」
3.轻快迅速。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溟涨无端倪,虚舟有超越。」
《國語辭典》:南越  拼音:nán yuè
1.地名。古代百越之地,即今两广及越南北部。
2.国名。汉高祖刘邦曾立赵佗为南越王,据有今两广之地。后三传至王兴,丞相吕嘉与大臣作乱,别立建德为王。汉武帝元鼎五年,派遣路博德、杨仆讨伐吕嘉,翌年败之,吕嘉及建德被擒,南越亡,共九十三年。
《國語辭典》:越女  拼音:yuè nǚ
1.越有处女,精剑术,国人称善。越王句践谋复吴仇,乃聘女问剑戟之术。女将见王,道逢老翁自号袁公,试女剑术,袁公不能敌,后变为白猿而去。既见王,王加女号为「越女」,使教军士。见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阴谋外传》。
2.越国的美女。《史记。卷四○。楚世家》:「左抱郑姬,右抱越女。」
3.泛指一般的美女。唐。张籍 酬朱庆馀诗:「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漢語大詞典》:越明
指 明 亡后宗室 唐王 、 鲁王 先后在东南一带建立的政权。 柴萼 《梵天庐丛录·画兰露根》:“﹝ 郑思肖 ﹞临殁,嘱其友 唐东屿 曰:‘烦为题一牌位,当曰 大宋 不忠不孝 郑思肖 。’语讫而逝。 越明 之亡,其族裔 旼 ,字 慕倩 ,亦画兰,师其意,自称 井心未了前因 ,盖以 所南翁 《井中心史》寓意焉。”
《漢語大詞典》:楚越
楚国 和 越国 。喻相距遥远。庄子·德充符:“ 仲尼 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 楚 越 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成玄英 疏:“ 楚 越 迢递,相去数千。”《文选·卢谌〈赠刘琨诗〉》:“爰造异论,肝胆 楚 越 。” 李善 注:“ 高诱 《淮南子》注曰:‘肝胆,喻近也; 楚 越 ,喻远也。’” 唐 李白 《寄远》诗之八:“坐思行叹成 楚 越 ,春风玉颜畏销歇。” 清 张惠言 《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词:“百年復几许?慷慨一何多…… 楚 越 等閒耳,肝胆有风波。”
分類:相距遥远
《漢語大詞典》:于越(於越)
(1).古族名。分布在今 浙江省 境内。大戴礼记·劝学:“ 于越 戎貉 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者,教使之然也。”汉书·货殖传:“辟犹 戎 翟 之与 于越 不相入矣。”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 于越 ,南方 越 名也。’于,发语声也。戎蛮之语则然。 于越 犹 句吴 耳。” 祝廉先 《文选六臣注订譌》:“ 于越 为百越之一种,在今 浙江 。如 江西 为 扬越 , 福建 为 闽越 , 广东 为 南越 , 安南 为 骆越 之类。”
(2).指其所居之地。 唐 独孤及 《题思禅寺上方》诗:“眇眇 于越 路,茫茫香草青。”一说即 吴 越 。《淮南子·原道训》:“ 匈奴 出秽裘, 于 越 生葛絺。” 高诱 注:“ 于 , 吴 也。”
(3).官名。 契丹 最尊之职, 辽太祖 即位前即因战功显赫拜于越,后以于越受禅称帝。 辽 设大于越府,大于越无所职掌,其位则居南、北大王上,非有大功者不授。参阅辽史·太祖纪上《百官志一》《国语解》
春秋 时 越国 ,地在今 浙江省 一带。亦以指 浙江 。《春秋·定公五年》:“ 於越 入 吴 。” 杜预 注:“於,发声也。”逸周书·王会:“ 於越 纳, 姑妹 珍。” 唐 李嘉祐 《至七里滩作》诗:“迁客投 於越 ,临江泪满衣。” 元 张昱 《西山亭留题》诗:“ 於越 地形缘海尽, 句吴 山色过江来。”
《漢語大詞典》:越吟
战国 时 越 人 庄舄 仕 楚 ,爵至执珪,虽富贵,不忘故国,病中吟 越 歌以寄乡思。事见史记·张仪列传。 汉 王粲 《登楼赋》:“ 钟仪 幽而 楚 奏兮, 庄舄 显而 越 吟。”后因以喻思乡忆国之情。 唐 郎士元 《宿杜判官江楼》诗:“叶落觉乡梦,鸟啼惊 越 吟。” 宋 陆游 《上二府乞宫祠启》:“优游食足,敢陈 楚 些之穷;衰疾土思,但抱 越 吟之苦。” 明 姚潜 《过旧县再和南平韵》:“惟我耽 吴 酒,何人不 越 吟?” 鲁迅 《无题》诗:“下土惟 秦 醉,中流輟 越 吟。”
分類:执圭富贵
《漢語大詞典》:越裳
亦作“ 越常 ”。亦作“ 越尝 ”。古南海国名。 汉 王充 论衡·恢国:“ 成王 之时, 越常 献雉。”按,汉书·贾捐之传 颜师古 注引此作“越尝”。 汉 张衡 《东京赋》:“北燮 丁令 ,南谐 越常 。”后汉书·南蛮传:“ 交趾 之南,有 越裳国 。 周公 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 越裳 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 唐 杜甫 《诸将》诗之四:“ 越裳 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 明 唐寅 《白燕》诗:“ 越裳 雉尾 姬周 化,瀚海乌头 汉 使归。”
分類:南海海国
《國語辭典》:陨越(隕越)  拼音:yǔn yuè
比喻失职。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小臣狂妄,冒渎天威,甘俟斧钺,不胜陨越之至。」
《國語辭典》:百越  拼音:bǎi yuè
1.古代散居南方各地越族的总称。如汉时有闽越、瓯越、南越、骆越等。其文化特徵为断发、纹身、契臂、巢居、使舟及铸铜鼓等。也作「百粤」。
2.古代南方各地的总称,包括现在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越南地区,为越族所居,故称为「百越」。也作「百粤」。
《漢語大詞典》:越溪
传说为 越 国美女 西施 浣纱之处。 唐 李白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诗:“ 西施 越溪 女,明艷光云海。” 五代 和凝 《宫词》之七一:“ 越溪 姝丽入深宫,俭素皆持 马后 风。” 元 萨都剌 《越溪曲》:“ 越溪 春水清见底,石罅银鱼摇短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