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赵佶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南阳穰县人。德宗贞元初进士。累官监察御史。宪宗元和末,附权相皇甫镈,累迁至度支郎中。穆宗即位,镈获罪,佶坐贬永州司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2—1135 【介绍】: 即宋徽宗。神宗子,哲宗弟。绍圣三年封端王。元符三年即位。以蔡京主国事,定司马光、苏轼等百余人为奸党,皆予贬谪。崇奉道教,大兴道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又穷极土木,采寻民间奇花异石,称“花石纲”。遣使浮海,约金攻辽,以夺回燕云之地。宣和七年,金兵灭辽后南下。惧而传位钦宗,自称“太上皇”。钦宗靖康二年,为金人俘虏北去,后死于五国城。在位二十六年。工书,称“瘦金体”,有《千字文卷》传世。擅画,有《芙蓉锦鸡》等存世。又能诗词,有《宣和宫词》等。
全宋文·卷三五四三
宋徽宗赵佶(一○八二——一一三五),神宗第十一子。哲宗即位,封遂宁郡王。绍圣三年封端王。五年,加司空,改昭德、彰信军节度。元符三年正月哲宗崩,无嗣,遂即位。初欲调和新旧党争,旋以绍述神宗为国策。穷极土木,崇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是以群小竞进。约金攻辽,致金师深入,遂传位太子,尊为道君太上皇帝。靖康末为金人俘虏北去,后崩于五国城。在位二十五年,年号六: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徽宗博通百艺,书画尤工,自成一家,书称瘦金体。有《千字文卷》、《芙蓉锦鸡》、《池塘秋晚》等传世。能诗词,善著述,有集百卷,今存《御注西升经》等及近人所辑《宋徽宗诗》、《宋徽宗词》。见《宋史》卷一九至二二《徽宗纪》,《玉海》卷二八。
《國語辭典》:赵佶(趙佶)  拼音:zhào jí
人名。(西元1082~1135)宋朝徽宗皇帝。尊信道教,自称为「教主道君皇帝」。通百艺,尤精书画。疏于国事,任用群小,朝政紊乱。金人陷汴京后,与其子钦宗同被虏,金废为昏德公,后死于五国城,在位二十六年。
《國語辭典》:宣和  拼音:xuān hé
1.发抒调和。《文选。嵇康。琴赋序》:「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唐。白居易 为人上宰相书:「然则匡辅缉熙宣和之道,某虽不敏,尝闻于师焉。」
2.宋朝徽宗的年号(西元1119~1125)。
《漢語大詞典》:神运(神運)
(1).古谓王朝兴替的气运。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论:“历人取其年月,数家隆於神运,谱谍独记世謚,其辞略,欲一观诸要难。” 唐 王维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诗:“上德抚神运,冲和穆宸襟。” 元 袁桷 《登侯台》诗:“明良佐神运,目力穷坡陁。”
(2). 宋徽宗 赵佶 为在 汴京 ( 开封 )修筑土山“艮岳”,而派遣 朱勔 在 江 南四处搜寻奇花异石。时人称此类花石的运送为“神运”。《宣和遗事》前集:“﹝ 朱勔 ﹞专在 平江 置应奉局,每一发輒数百万贯,搜岩剔藪,无所不到。虽江湖不测之澜,力不可致者,百计出之,名做神运。”参见“ 花石纲 ”。
(3).指创作冲动、灵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青莲集中古诗多,律诗少。五律尚有七十餘首,七律只十首而已。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於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
《國語辭典》:花石纲(花石綱)  拼音:huā shí gāng
纲,成群结队运送物品。宋时多为官办,如盐纲、茶纲等。花石纲指运送花石往京师的船队。《宋史。卷四七○。佞幸传。朱勔传》:「徽宗颇垂意花石,京讽勔语其父,……至致和中始极盛,舳舻相衔于淮、汴,号『花石纲』。」也称为「花纲」。
《漢語大詞典》:徽庙(徽廟)
北宋 皇帝 赵佶 庙号 徽宗 , 宋 人因称 徽宗 为“徽庙”。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徽庙 尤喜书,立学养士,惟得 杜应稽 一人。” 宋 曹勋 北狩见闻录:“ 徽庙 出御衣之衬一领,俗呼背心。”
《國語辭典》:瘦金书(瘦金書)  拼音:shòu jīn shū
书体名。宋徽宗赵佶书法初学唐薛稷、薛曜,后变其法度,字体修长、笔锋劲瘦挺拔。也称为「瘦金体」。
《国语辞典》:瘦金体(瘦金体)  拼音:shòu jīn tǐ
书体名。宋徽宗赵佶书法初学唐薛稷、薛曜,后变其法度,字体修长、笔锋劲瘦挺拔,自号「瘦金体」。也称为「瘦金书」。
《漢語大詞典》:神运石(神運石)
指 宋徽宗 赵佶 为在 汴京 ( 开封 )修筑土山“艮岳”,而从 江 南搜寻得来的珍奇异石。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禨祥·先知:“ 宋 艮岳 神运石之旁有两檜, 徽宗 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