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赤岸
(1).泛指土石呈赤色的崖岸。《楚辞·东方朔〈七谏·哀命〉》:“哀高丘之赤岸兮,遂没身而不反。” 王逸 注:“ 楚 有高丘之山,其岸峻嶮,赤而有光明。”
(2).传说中的地名。《文选·枚乘〈七发〉》:“凌 赤岸 ,篲 扶桑 ,横奔以雷行。” 李善 注:“此文势似在远方,非 广陵 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於是周行寓内,东造絶迹,西延 积石 ,南踰 赤岸 ,北过 寒谷 。” 唐 杜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赤岸 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3).山名。在 江苏 六合 东南。《南齐书·高帝纪上》:“治 新亭 城垒未毕,贼前军已至……自 新林 至 赤岸 ,大破之。” 宋 王象之《舆地纪胜·淮南东路·真州》:“ 赤岸 ,其山巖与江岸数里土色皆赤。”
(4).山名。在 四川 新都 南。《文选·郭璞〈江赋〉》:“﹝ 长江 ﹞源二分於 崌 崍 ,流九派乎 潯阳 ;鼓洪涛於 赤岸 ,沦餘波乎 柴桑 。” 于光华 注引《大清一统志》:“ 赤岸山 ,在 成都府 新都县 南一十七里, 中江 支流经此。”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后余道 江 右, 贵溪 , 弋阳 之山无不丹者,远望之如霞焉。因思 楚 有 赤壁 , 越 有 赤城 , 蜀 有 赤岸 ,北塞外有 燕支山 ,想当尔耳。”
(5).古水泽名。在 陕西 大荔 西南,今湮。 北周 庾信 《同州还》诗:“ 赤岸 绕新村, 青城 临 綺门 。” 倪璠 注:“《周书·宣帝纪》云:‘幸 同州 ,自 应门 至於 赤岸泽 ,十里间幡旗相蔽。’是 同州 有 赤岸泽 也。”
(2).传说中的地名。《文选·枚乘〈七发〉》:“凌 赤岸 ,篲 扶桑 ,横奔以雷行。” 李善 注:“此文势似在远方,非 广陵 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於是周行寓内,东造絶迹,西延 积石 ,南踰 赤岸 ,北过 寒谷 。” 唐 杜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 赤岸 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3).山名。在 江苏 六合 东南。《南齐书·高帝纪上》:“治 新亭 城垒未毕,贼前军已至……自 新林 至 赤岸 ,大破之。” 宋 王象之《舆地纪胜·淮南东路·真州》:“ 赤岸 ,其山巖与江岸数里土色皆赤。”
(4).山名。在 四川 新都 南。《文选·郭璞〈江赋〉》:“﹝ 长江 ﹞源二分於 崌 崍 ,流九派乎 潯阳 ;鼓洪涛於 赤岸 ,沦餘波乎 柴桑 。” 于光华 注引《大清一统志》:“ 赤岸山 ,在 成都府 新都县 南一十七里, 中江 支流经此。”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后余道 江 右, 贵溪 , 弋阳 之山无不丹者,远望之如霞焉。因思 楚 有 赤壁 , 越 有 赤城 , 蜀 有 赤岸 ,北塞外有 燕支山 ,想当尔耳。”
(5).古水泽名。在 陕西 大荔 西南,今湮。 北周 庾信 《同州还》诗:“ 赤岸 绕新村, 青城 临 綺门 。” 倪璠 注:“《周书·宣帝纪》云:‘幸 同州 ,自 应门 至於 赤岸泽 ,十里间幡旗相蔽。’是 同州 有 赤岸泽 也。”
《漢語大詞典》:纂组(纂組)
(1).赤色绶带。亦泛指精美的织锦。《楚辞·招魂》:“纂组綺縞,结琦璜些。” 王逸 注:“纂组,綬类也。” 三国 蜀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治人》:“锦绣纂组,綺罗綾縠,玄黄衣帛,此非庶人之所服也。”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丝竹五音之微靡,纂组九华之縟丽,经目所涉,莫不精记。” 清 黄景仁 《游四明山放歌》:“忽或纂组杂婉媷,忽或旗鼓纷旋迴。”
(2).编织。多指精美的织物。《管子·轻重甲》:“ 伊尹 以 薄 之游女工文绣纂组,一纯得粟百钟於 桀 之国。”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求谏》:“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
(3).搜集编撰。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东录》:“纂组异闻,网罗軼事。”
(2).编织。多指精美的织物。《管子·轻重甲》:“ 伊尹 以 薄 之游女工文绣纂组,一纯得粟百钟於 桀 之国。”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求谏》:“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
(3).搜集编撰。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东录》:“纂组异闻,网罗軼事。”
《漢語大詞典》:赤绳(赤繩)
赤色绳子。传说月下老人以此系男女之足,使成夫妇。事见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定婚店》。 明张景《飞丸记·梨园鼓吹》:“寃翻恩结,姻联月下之赤绳;媒倩丸投,事类沟中之红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柳生》:“我日为君物色佳偶,今始得之。适在内作小术,求月老繫赤绳耳。”参见“ 赤绳繫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