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吊屈
 
吊屈原
 
吊楚臣
 
吊沉湘
 
吊长沙
 
吊灵均
 
奠楚魂
 
投湘赋
 
诗吊汨罗魂

相关人物
贾谊
 
屈原


《史记》卷八十四《贾生列传》
「贾生名谊,雒阳人也。」「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韦昭云:『适,谴也。』」
《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屈原〉
自屈原沈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简释

吊楚臣:指自伤身世。唐李白《赠崔秋浦》:“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


例句

贾生方吊屈,岂敢比南昌。 储光羲 奉酬张五丈垂赠

屈平君莫吊,肠断洞庭波。 刘长卿 同姜浚题裴式微余干东斋

游吴经万里,吊屈过三湘。 刘长卿 送从弟贬袁州州(一作皇甫冉诗。题作送从弟豫贬远州)

洞庭波渺渺,君去吊灵均。 刘长卿 送李侍御贬郴州

应嗟独上涔阳客,排比椒浆奠楚魂。 吴融 南迁途中作七首溪翁

贾生曾吊屈,予亦痛斯文。 孟浩然 晓入南山

五岳追向子,三湘吊屈平。 孟浩然 经七里滩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宋之问 送杜审言

更怜湘水赋,还是洛阳才。 张九龄 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

赋怀湘浦吊,碑想汉川沉。 张九龄 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

应念金门客,投沙吊楚臣。 李白 赠崔秋浦三首之三

应念投沙客,空余吊屈悲。 李白 赠汉阳辅录事二首之一

题此涕滋笔,以代投湘赋。 杜牧 李甘诗

归时有诗赋,一为吊沉湘。 罗隐 郴江迁客

贾谊投文吊屈平,瑶琴能写此时情。 雍裕之 听弹沉湘

南登有词赋,知尔吊长沙。 高适 送张瑶贬五溪尉

典故
恩波凤池

相关人物
杜甫
 
王维
 
贾至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五〈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银烛熏天紫陌长【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百啭流莺满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衣冠身染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共沐恩波凤池里】,朝朝染翰侍君王。
典故
手翻覆
  
翻覆手
  
覆手云雨
 
相关人物
尉他(南越王)
 
陆贾


《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陆贾〉~2697~
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他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他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他魋结箕倨见陆生。陆生因进说他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在真定。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唯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羽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彊。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閒,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彊于此。汉诚闻之,掘烧王先人冢,夷灭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

例句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杜甫 贫交行

典故 
千金赠
   
陆贾归橐
 
陆贾装
 
陆贾金

相关人物
尉他(南越王)
 
陆贾


《汉书》卷四十三〈郦陆朱刘叔孙列传·陆贾〉~20~
有五男,乃出所使越橐中装,卖千金,分其子,子二百金,令为生产。贾常乘安车驷马,从歌鼓瑟侍者十人,宝剑直百金,谓其子曰:「与女约:过女,女给人马酒食极欲,十日而更。所死家,得宝剑车骑侍从者。一岁中以往来过它客,率不过再过,数击鲜,毋久溷女为也。」吕太后时,王诸吕,诸吕擅权,欲劫少主,危刘氏。右丞相陈平患之,力不能争,恐祸及己。平常燕居深念。贾往,不请,直入坐,陈平方念,不见贾。贾曰:「何念深也?」平曰:「生揣我何念?」贾曰:「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侯,可谓极富贵无欲矣。然有忧念,不过患诸吕、少主耳。」陈平曰:「然。为之奈何?」贾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则士豫附;士豫附,天下虽有变,则权不分。权不分,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臣常欲谓太尉绛侯,绛侯与我戏,易吾言。君何不交驩太尉,深相结?」为陈平画吕氏数事。平用其计,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厚具乐饮太尉,太尉亦报如之。两人深相结,吕氏谋益坏。陈平乃以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遗贾为食饮费。贾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籍甚。及诛吕氏,立孝文,贾颇有力。
《史记》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陆贾〉
高祖使陆贾赐尉他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他魋结箕倨见陆生。陆生因进说他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在真定。今足下反天性,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唯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羽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彊。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略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閒,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彊于此。汉诚闻之,掘烧王先人冢,夷灭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他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曰:「我孰与皇帝贤?」陆生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彊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閒,譬若汉一郡,王何乃比于汉!」尉他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乃大说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赐陆生橐中装直千金,他送亦千金。

简释

陆贾分金:指官吏退休后安排家业,分发钱财。唐骆宾王《帝京篇》:“陆贾分金将宴喜,陈遵投辖正留宾。”


例句

我有延陵剑,君无陆贾金。 李白 送曲十少府

行李千金赠,衣冠八尺身。 杜甫 奉寄李十五秘书二首

明白山涛鉴,嫌疑陆贾装。 杜甫 送魏二十四司直充岭南掌选崔郎中判官兼寄韦韶州

金多输陆贾,酒足胜陶潜。 白居易 书事咏怀

尊有陶潜酒,囊无陆贾金。 白居易 闲居贫活计

陆贾分金将宴喜,陈遵投辖正留宾。 骆宾王 帝京篇

典故
傅好书王

相关人物
贾谊


《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
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典故
歌来晚

相关人物
贾琮


《后汉书》卷三十一《贾琮传》
交阯屯兵反,执刺史及合浦太守,自称「柱天将军」。灵帝特敕三府精选能吏,有司举琮为交阯刺史。琮到部,讯其反状,咸言赋敛过重,百姓莫不空单,京师遥远,告冤无所,民不聊生,故聚为盗贼。琮即移书告示,各使安其资业,招抚荒散,蠲复徭役,诛斩渠帅为大害者,简选良吏试守诸县,岁閒荡定,百姓以安。巷路为之歌曰:「贾父来晚,使我先反;今见清平,吏不敢饭。」在事三年,为十三州最,徵拜议郎。

例句

梁国歌来晚,徐方怨不留。 高适 奉酬睢阳李太守

典故
相关人物
耿弇
 
贾复

参考典故
耿弇


《后汉书》卷二十二〈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787~
虽寇、邓之高勋,耿、贾之鸿烈,分土不过大县数四,所加特进、朝请而已。
《后汉书》卷十七〈贾复列传〉~665~
光武奇之,禹亦称有将帅节,于是署复破虏将军督盗贼。……光武即位,拜为执金吾,封冠军侯。……复从征伐,未尝丧败,数与诸将溃围解急,身被十二创。帝以复敢深入,希令远征,而壮其勇节,常自从之,故复少方面之勋。诸将每论功自伐,复未尝有言。帝辄曰:「贾君之功,我自知之。」

例句

耿贾官勋大,荀陈地望清。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耿贾扶王室,萧曹拱御筵。 杜甫 秋曰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耿贾亦宗臣,羽翼共裴回。 杜甫 述古三首

典故
郭槐自屈

相关人物
贾充
 
郭槐


《晋书》卷四十〈贾充列传〉~70~
充妇广城君郭槐,性妒忌。初,黎民年三岁,乳母抱之当閤。黎民见充入,喜笑,充就而拊之。槐望见,谓充私乳母,即鞭杀之。黎民恋念,发病而死。……初,充前妻李氏淑美有才行,生二女褒、裕,褒一名荃,裕一名浚。父丰诛,李氏坐流徙。后娶城阳太守郭配女,即广城君也。武帝践阼,李以大赦得还,帝特诏充置左右夫人,充母亦敕充迎李氏。郭槐怒,攘袂数充曰:「刊定律令,为佐命之功,我有其分。李那得与我并!」充乃答诏,托以谦冲,不敢当两夫人盛礼,实畏槐也。……槐欲省李氏,充曰:「彼有才气,卿往不如不往。」及女为妃,槐乃盛威仪而去。既入户,李氏出迎,槐不觉脚屈,因遂再拜。自是充每出行,槐辄使人寻之,恐其过李也。

例句

郭槐自屈,南郡犹怜。 李瀚 蒙求

典故
过秦

相关人物
贾谊


《昭明文选》卷五十一汉·贾谊《过秦论》
唐·李善注:「《汉书》:应劭曰:『贾谊书第一篇名也,言秦之过。』」

例句

闲摛丽藻嫌秋兴,静猎遗编笑过秦。 罗隐 酬寄右司李员外

袁安坠睫寻忧汉,贾谊濡毫但过秦。 韩偓 八月六日作四首

典故
三太息
 
伤时哭
 
太傅涕空挥
 
少年太息
 
时事堪痛哭
 
泣长沙
 
汉庭哭
 
痛哭书
 
贾傅长沙哭
 
贾生哭
 
贾生垂涕
 
贾生垂泪
 
贾生恸
  
贾谊上书
 
贾谊哭
 
贾谊陈策

相关人物
贾谊

参考典故
贾谊


《汉书》卷四十八〈贾谊列传〉~2265~
赞曰:刘向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使时见用,功化必盛。为庸臣所害,甚可悼痛。」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
《汉书》卷四十八〈贾谊列传〉
是时,匈奴彊,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儗,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壹令臣得孰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夫俗至大不敬也,至亡等也,至冒上也,进计者犹曰「毋为」,可为长太息者此也。……若夫经制不定,是犹度江河亡维楫,中流而遇风波,船必覆矣。可为长太息者此也。……此厉廉耻行礼谊之所致也,主上何丧焉!此之不为,而顾彼之久行,故曰可为长太息者此也。唐·颜师古注曰:「谊上疏言可为长太息者六,今此至三而止,盖史家直取其要切者耳。故下赞云掇其切于世事者著于传。」

例句

堪恨贾生曾恸哭,不缘清景为忧时。 唐彦谦 八月十六日夜月

劳收贾生泪,强起屈平身。 孟郊 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

唯是贾生先恸哭,不堪天意重阴云。 张祜 丁巳年仲冬月江上作

未作仲宣诗,先流贾生涕。 李白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空馀贾生泪,相顾共凄然 李白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 杜甫 久客

载感贾生恸,复闻乐毅书。 杜甫 别张十三建封

贾谊昔流恸,匡衡常引经。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

永负汉庭哭,遥怜湘水魂。 杜甫 建都十二韵

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 杨炯 广溪峡

贾谊上书曾伏阙,仲舒陈策欲匡时。 牟融 寄示平友人

曾闻贾谊陈奇策,肯学扬雄赋解嘲。 牟融 题赵支

贾谊哭时事,阮籍哭路歧。唐生今亦哭,异代同其悲。 白居易 寄唐生

南陵暂掌仇香印,北阙终行贾谊书。 贾岛 送友人之南陵

典故 
积薪涕泪

相关人物
贾谊


《新书》卷一《数宁》~4~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矣。」臣独曰:「未安。」或者曰:「天下已治矣。」臣独曰:「未治。」恐逆意触死罪,虽然,诚不安,诚不治。故不敢顾身,敢不昧死以闻。夫曰天下安且治者,非至愚无知,固谀者耳,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汉书》卷四十八〈贾谊列传〉~2230~
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胡可谓治!陛下何不壹令臣得孰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

例句

畏闻巢幕险,宁寤积薪然。 韩偓 感事三十四韵

典故
籍甚汉公卿

相关人物
陆贾


《汉书》卷四十三《陆贾传》
。陈平乃以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遗贾为食饮费。贾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籍甚。及诛吕氏,立孝文,贾颇有力。

例句

还将海沂咏,籍甚汉公卿。 皇甫冉 送荣别驾赴华州

典故
系名王
  
相关人物
贾谊


《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
是时,匈奴彊,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诸侯王僭儗,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今匈奴嫚姆侵掠,至不敬也,为天下患,至亡已也,而汉岁致金絮采缯以奉之。……陛下何不试以臣为属国之官以主匈奴?行臣之计,请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伏中行说而笞其背。」

例句

欲令塞上无干戚,会待单于系颈时。 李昂 从军行

匈奴系头数应尽,明年应入蒲萄宫。 李白 送族弟绾从军安西

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李端 度关山

尽系名王颈,归来献天子。 王维 从军行

伫闻歌杕杜,凯入系名王。 卢从愿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挼绳当系虏,单马岂邀功。 陈子昂 东征答朝臣相送

典故
贾笔

相关人物
贾谊

参考典故
贾生恸


《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
贾谊,雒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例句

贾笔论孤愤,严诗赋几篇。 杜甫 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

典故
贾笔论孤坟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五〈寄兵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军两阁老五十韵〉
衡岳啼猿里,巴州乌道边。故人俱不利【故人俱不别】,谪宦两悠然【谪宦两茫然】。开辟乾坤正【开辟乾坤大】,荣枯雨露偏。长沙才子远,钓濑客星悬。忆昨趋行殿,殷忧捧御筵。讨胡愁李广,奉使待张骞。无复云台仗,虚修水战船。苍茫城七十,流落剑三千。画角吹【画角攲秦晋】【画角攲秦塞】秦晋【画角吹秦塞】,旄头俯涧瀍。小儒轻董卓,有识笑苻坚。浪作禽填海,那将血射天【那将矢射天】。万方思助顺,一鼓气无前。阴散陈仓北,晴熏太白巅。乱麻尸积卫,破竹势临燕。法驾还双阙,王师下八川。此时沾奉引,佳气拂周旋。貔虎开【貔虎间金甲】【貔虎间金匣】金甲【貔虎开金匣】,麒麟受玉鞭。侍臣谙入仗,厩马解登仙。花动朱楼雪,城凝碧树烟。衣冠心惨怆,故老泪潺湲。哭庙悲风急,朝正霁景鲜。月分梁汉米,春得水衡钱【春给水衡钱】。内蕊繁于缬,宫莎软胜绵【宫花软胜绵】。恩荣同拜手,出入最随肩【出处最随肩】。晚著华堂醉,寒重绣被眠。辔齐兼秉烛,书枉满怀笺。每觉升元辅,深期列大贤。秉钧方咫尺,铩翮再聊翩。禁掖朋从改【禁掖朋从换】,微班性命全。青蒲甘受戮【青蒲甘就戮】,白发竟谁怜。弟子贫原宪,诸生老伏虔【诸生老服虔】。师资谦未达,乡党敬何先【乡党敬推先】。旧好肠堪断,新愁眼欲穿【新秋眼欲穿】。翠乾危栈竹,红腻小湖莲【红腻小池莲】。贾笔论孤愤,严诗赋几篇。定知深意苦【定知深意好】,莫使众人传。贝锦无停织,朱丝有断弦。浦鸥防碎首,霜鹘不空拳。地僻昏炎瘴,山稠隘石泉。且将棋度日,应用酒为年。典郡终微眇,治中【案:高宗初。改治中为司马。】实弃捐。安排求傲吏,比兴展归田。去去才汉得,苍苍理又玄。古人称逝矣,吾道卜终焉。陇外翻投迹,渔阳复控弦。笑为妻子累,甘与岁时迁。亲故行稀少,兵戈动接联。他乡饶梦寐,失侣自屯邅。多病加淹泊【多病成淹泊】,长吟阻静便。如公尽雄俊,志在必腾骞【公如尽忧患。何事负陶甄】。
《漢語大詞典》:翻手
翻转手掌。形容时光迅速或处事轻便。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春菜》:“生葅入汤翻手成,芼以薑橙夸缕抹。”《七国春秋平话》卷中:“你是好汉,有将才,敢对阵相持?交我去取些小兵,来阵上捉你,如翻手耳。” 明 何景明 《相逢行赠孙从一》诗:“眼底相看已壮龄,世间万事真翻手。”《三国演义》第三回:“﹝ 鲁肃 ﹞曰:‘功在翻手之间,公不肯为耳。’”
《國語辭典》:翻云覆雨(翻雲覆雨)  拼音:fān yún fù yǔ
1.比喻反覆无常。宋。黄机〈木兰花慢。问功名何处〉词:「世事翻云覆雨,满怀何止离忧。」元。乔孟符《扬州梦》第四折:「你不合打凤牢笼,翻云覆雨,陷人坑阱。」也作「覆雨翻云」。
2.形容男女间床笫之事。
《國語辭典》:覆雨翻云(覆雨翻雲)  拼音:fù yǔ fān yún
比喻反覆无常。明。吴伟业〈银泉山〉诗:「覆雨翻云四十年,专房共辇承恩顾。」也作「翻云覆雨」。
《國語辭典》:分金  拼音:fēn jīn
1.堪舆家以六十甲子分配五行,再各分其半,成一百二十方位,如甲子以一金分为二,丙子以一水分为二之类;因金为五行之首,故称为「分金」。
2.散发金钱。唐。骆宾王〈帝京篇〉:「陆贾分金将宴喜,陈遵投辖正留宾。」
《漢語大詞典》:金橐
贮藏金钱的袋子。 唐 杜牧 《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金橐寧迴顾,珠簟肯一棖。”
《國語辭典》:陆贾分金(陸賈分金)  拼音:lù jiǎ fēn jīn
汉朝陆贾把出使南越所得的宝物变卖成千金,平分给五个儿子的故事。见《史记。卷九七。陆贾传》。后比喻辞官归乡,而替后代子孙安排产业。唐。骆宾王〈帝京篇〉:「陆贾分金将宴喜,陈遵投辖正留宾。」
分類:太后用事
《漢語大詞典》:耿贾(耿賈)
东汉 初名臣 耿弇 和 贾复 的并称。 唐 杜甫 《述古》诗之三:“ 耿 贾 亦宗臣,羽翼共徘徊。”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耿 贾 官勋大, 荀 陈 地望清。”
分類:初名名臣
《漢語大詞典》:贾生泪(賈生淚)
见“ 贾生涕 ”。
《漢語大詞典》:贾生涕(賈生涕)
汉文帝 时, 贾谊 曾上《治安策》陈政事,中有“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三”之句。后世遂以“贾生涕”表达忧国伤时的心情。 唐 李白 《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诗:“未作 仲宣 诗,先流 贾生 涕。” 唐 孟郊 《罗氏花下奉招陈侍御》:“劳收 贾生 泪,强起 屈平 身。” 清 刘汉藜 《运豆行》:“谁人肯下 贾生 泪,封书一奏圣人前。”
《漢語大詞典》:积薪(積薪)
(1).积聚木柴。墨子·备城门:“城下州道内,百步一积薪,毋下三千石以上,善涂之。”国语·周语中:“虞人入材,甸人积薪。”《东周列国志》第三十回:“夫人自闻 晋君 见获,便携太子服丧服,徒步出宫,至於后园崇臺之上,立草舍而居。臺下俱积薪数十层,送饔飱者履薪上下。”
(2).指积聚的木柴。汉书·西域传下·车师后国:“﹝ 陈良 等﹞即将数千骑至校尉府,胁诸亭令燔积薪,分告诸壁。” 元 袁桷 《愍誓·哀谢先生》:“燃积薪以逞安兮,羣豢食而自戏。”
(3).《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后以“积薪”喻隐伏危机。《后汉书·黄琼传》:“前 白马 令 李云 ,指言宦官罪秽宜诛,皆因众人之心,以救积薪之敝。”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於戏!邦势若此,念积薪之已然;民力几何,惧奔駟之将败。” 清 谭莹 《寄怀徐铁生大令》诗之四:“幕府谈兵大有人,东南重镇太平民;督师郤令同孤注,所主原期似积薪。”
(4).汉书·汲黯传:“ 黯 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言曰:‘陛下用羣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后以“积薪”喻选用人才后来居上。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儻使士有澹雅若 严君平 ,清廉如 段干木 ,与僕易地而处,亦将弹鋏告劳,积薪为恨。” 宋 苏轼 《辞免翰林学士第二状》:“如前所陈,实以劳旧尚多,必有积薪之誚,兄弟并进,岂无连茹之嫌。” 清 钱谦益 《吏部文选清吏司员外郎张振秀授奉直大夫制》:“大破累年之留滞,用昭新政之清夷,积薪之流,半登于啟事。”《花月痕》第十四回:“人材有积薪之嘆,捷径多窘步之忧。”
(5).喻后来居上。 黄人 《〈清文汇〉序》:“夫以吾国文学之雄奇奥衍……一入今朝,则又兼收并畜,大会细入,两京、三 唐 ,不免积薪之愧, 姬 孔 之际,於斯为盛。”
《漢語大詞典》:系虏(係虜)
掳获;俘获。韩非子·奸劫弑臣:“君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无死亡繫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一本作“ 係虏 ”。晋书·江统传:“老幼繫虏,丁壮降散。”宋书·索虏传论:“强者为转尸,弱者为繫虏。”
(1).掳获;俘获。韩非子·奸劫弑臣:“边境不侵,君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无死亡係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三国志·魏志·陶谦传“ 太祖 以粮少引军还”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然兵连众结,锋鏑布野,恐一朝解散,夕见係虏,是以阻兵屯据,欲止而不敢散也。”新唐书·萧铣传赞:“若 铣 力困计殫,以好言自释於下,係虏在廷,抗辞不屈,伪辩易穷,卒以殊死, 高祖 圣矣哉!”
(2).指俘获的人。 唐 刘禹锡 《贺赦表》:“柔远以仁,则还其係虏;赏近以礼,则泽及后昆。”
(3).拘囚,囚系。 晋 陆机 《辨亡论下》:“拔 吕蒙 於戎行,识 潘濬 於係虏。推诚信士,不恤人之我欺;量能授器,不患权之我逼。”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呜呼! 思文皇后 之死在行在, 烈皇后 之死在宫中, 永明皇后 之死在係虏。虽先后不同,其成仁取义则一也。”
《國語辭典》:系颈(係頸)  拼音:xì jǐng
将绳子套在颈上,表示等候降罪。《文选。贾谊。过秦论》:「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资治通鉴。卷九。汉纪一。高帝元年》:「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也作「系颈」。
《國語辭典》:系颈(繫頸)  拼音:xì jǐng
将绳子套在颈上,表示等候降罪。《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方当系颈蛮邸,悬首稿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也作「系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