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1,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死贼
贼氛
贼头
贼奸
贼奸
白拈贼
贼虐
蚁贼
贼窃
贼相
正贼
米贼
贼王
贼斗
贼难
《漢語大詞典》:死贼(死賊)
(1).不顾性命的盗贼。吴子·励士:“今使一死贼伏於旷野,千人追之,莫不梟视狼顾,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
(2).引申为敢死的勇士。尉缭子·制谈:“听臣之术,足使三军之众为一死贼,莫敢当其前,莫敢随其后,而能独出独入焉。”
(3).佛教语。指死亡。百喻经·地得金钱喻:“今日营此事,明日造彼事,乐著不观苦,不觉死贼至。”
《漢語大詞典》:贼氛(賊氛)
指敌人的气势、凶焰。 明 许誉卿 《朝廷敕法宜一等事疏》:“不知贼氛飘忽,如风雨骤至,与其相机而后进,何如先事移镇,不致坐失事机乎!” 清 黄遵宪 《冯将军歌》:“吁嗟乎! 马江 一败军心慑, 龙州 蹙地贼氛压。” 清 唐才常 《致谭嗣棨书》:“今贼氛已逼近 榆关 , 大沽口 一带,有 倭 艘出没纵横, 天津 杌陧,京师戒严。”
《漢語大詞典》:贼头(賊頭)
(1).贼人的头领。 宋 苏轼 《乞增修弓箭社条约状》之一:“被 冉万 射中贼头 徐德 , 冉捷 赶上,斫获首级。”《水浒传》第三三回:“兀那个黑矮汉子,便是前日 青风山 抢掳我的贼头。”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店家道:‘他原是贼头 赵大 一路做线的,老爷的弓弦必是他昨晚弄坏了。’”
(2).贼人的首级;贼人的头颅。 清 戴名世 《崇祯甲申保定城守纪略》:“ 毓峒 大出银牌悬堞上,购贼头。” 清 袁枚 《香山同知彭君小传》:“贼尽落水,千百贼头出没海面如浮瓜然,反向官船号呼乞命。”
《漢語大詞典》:贼奸(賊姦)
亦作“ 贼姧 ”。 为奸作恶之徒。《楚辞·招魂》:“天地四方,多贼姦些。” 王逸 注:“贼,害;姦,恶也。”新唐书·张镒武元衡等传赞:“ 鎰 、 元衡 暴忠王室, 絳 巨德大臣,皆为贼姦所乘,不殁元身,盖福善祸淫之训有时而橈。” 宋 晁补之 《李去病字仲霍序》:“贼姧不作,则太平可千载;癙忧莫袭,则正气能百年。”
分類:作恶
《漢語大詞典》:贼奸(賊姧)
见“ 贼姦 ”。
《國語辭典》:白拈贼(白拈賊)  拼音:bái nián zéi
盗取别人物品而不留下痕迹的人。《五灯会元。卷二○。提刑吴伟明居士》:「要识临济小厮儿,便是当年白拈贼。」
《國語辭典》:贼虐(賊虐)  拼音:zé nüè
残害。《书经。泰誓》:「剥丧元良,贼虐谏辅。」《墨子。非攻下》:「贼虐万民,以乱圣人之绪。」
分類:残害
《漢語大詞典》:蚁贼(蟻賊)
古代统治阶级对众多起义者的蔑称。 清 吴伟业 《圆圆曲》:“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 长安 。”参见“ 蛾贼 ”。
《漢語大詞典》:蛾贼(蛾賊)
封建时代对农民起义军的蔑称。后汉书·皇甫嵩传:“ 角 ( 张角 )等知事已露,晨夜驰勑诸方,一时俱起,皆著黄巾为标帜,时人谓之‘黄巾’,亦名为‘蛾贼’。” 清 陈睿思 《阅〈三朝要典〉》诗:“后来邦国日殄瘁,蛾贼纵横徧梟獍。”参见“ 蚁贼 ”。
《漢語大詞典》:贼窃(賊竊)
窃贼。出曜经卷三:“如人眠寐睡,贼窃开墙盗;失财不觉知,觉乃周旋觅。”
分類:窃贼
《漢語大詞典》:贼相(賊相)
(1).指贼的模样。常用作詈词。 清 李圭 《思痛记》卷上:“贼目令众坐,於是踞者,蹲者,蹺足者,倚肩搭臂,舞手动脚者,贼相毕露。”
(2).指奸相。 清 陆次云 《广德州守赵使君传》:“ 士英 曰:‘尔小吏,敢抗我哉!’使君曰:‘尔蛮獠,非人类! 广德州 守今日为国死,然恨不死外难,而死贼相耳。’”
分類:模样詈词
《漢語大詞典》:正贼(正賊)
正犯;主犯。《水浒传》第十八回:“县尉道:‘走了正贼,怎生奈何!’”《水浒传》第四三回:“榜上第一名正贼 宋江 ,係 鄆城县 人;第二名从贼 戴宗 ,係 江州 两院押狱。”
分類:主犯
《漢語大詞典》:米贼(米賊)
旧时对五斗米道的贬称。三国志·魏志·张鲁传:“﹝ 张鲁 ﹞祖父 陵 ,客 蜀 ,学道 鵠鸣山 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 晋 常璩 华阳国志·汉中志:“ 鲁 遂有 汉中 ,数害 汉 使, 焉 上书言米贼断道。”《三国演义》第五九回:“其祖 张陵 在 西川 鵠鸣山 中造作道书以惑人,人皆敬之。 陵 死之后,其子 张衡 行之。百姓但有学道者,助米五斗,世号‘米贼’。”参见“ 米巫 ”、“ 米道 ”。
《漢語大詞典》:贼王(賊王)
(1).宋书·始安王休仁传:“ 休仁 及 太宗 、 山阳王 休祐 ,形体并肥壮, 帝 ( 前废帝 )乃以竹笼盛而称之,以 太宗 尤肥.号为‘猪王’.号 休仁 为‘杀王’, 休祐 为‘贼王’。”后因以“贼王”贬称昏庸、可恶的侯王。 清 黄遵宪 《京乱补述》诗之六:“弃甲逃神将,函头索贼王。” 钱仲联 注:“谓联军索罪魁 端王 载漪 、 庄王 载勛 诸人。”
(2).贼人的头领。 清 蒋士铨 《香祖楼·窥营》:“可喜贼王中箭,紧闭旗门,不敢出战。”红楼梦第五八回:“ 晴雯 因説:‘这是 芳官 不省事,不知狂的什么?也不过是会两齣戏,倒像杀了贼王、擒过反叛来的!’”
《漢語大詞典》:贼斗(賊鬭)
残杀格斗。汉书·刑法志:“至 成帝 鸿嘉 元年,定令:‘年未满七岁,贼鬭杀人及犯殊死者,上请廷尉以闻,得减死。’”
分類:残杀格斗
《漢語大詞典》:贼难(賊難)
残害使之受难。逸周书·周祝:“故木之伐也,而木为斧;贼难而起者,自近者。” 孔晁 注:“因木以伐木,因近以成贼。”
分類:残害受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