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花灯戏(花燈戲)  拼音:huā dēng xì
流行于云、贵、川、湘等省的地方戏。一般无故事情节,无固定角色,音乐结构短小,节奏鲜明,曲调流畅,是由民间玩耍花灯的歌舞发展而成。也称为「花灯」、「茶灯」。
《國語辭典》:布依族  拼音:bù yī zú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大陆地区贵州南部,属百越的一支。操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壮语北部方言略同。大多通汉语,使用汉文。信仰多神,崇拜祖先。主要从事农业,擅种稻。蜡染工艺著称。史籍也称为「仲家」、「夷家」等。
《漢語大詞典》:安顺龙宫
在贵州省安顺市南马头乡龙潭村。是北盘江支流王二河上游的溶洞暗河。洞内瑰丽堂皇,犹如水晶宫殿,故名。水口是一个天池,面积约1万平方米。暗河总长3千米,需乘小船进入。有八个景区,洞内分布各种形状的钟乳石。天池水流出口处形成龙门瀑布,泻入卧龙池,十分壮观。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漢語大詞典》:安顺市
在贵州省西部、贵昆铁路线上。1958年始设市。人口72.8万(1995年)。向为贵州至云南间的交通要冲和贵州省西部物资集散地,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称。名胜古迹有文庙龙柱及西秀山七级石塔等。
《漢語大詞典》:地戏(地戲)
戏曲剧种。流行于 贵州 安顺 、 惠水 、 平坝 等地。每一戏班专门演唱一部整本大戏,如《岳传》《杨家将》之类。音乐粗犷,伴奏简单,多在旷野演出。演员戴面具,脸部蒙青纱,所持兵器特别短小,动作幅度甚大。
《漢語大詞典》:大娄山脉
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界山。主要在贵州省北部,北端延伸到四川。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500米左右,北陡南缓。最高峰金佛山(2251米)。在四川境内。
分類:贵州北部
《漢語大詞典》:东谢蛮(東謝蠻)
古族名。 唐 代分布在今 贵州省 东北境。因其首领姓 谢 而得名。旧唐书·西南蛮传·东谢蛮:“ 东谢蛮 ,其地在 黔州 之西数百里。南接 守宫獠 ,西连 夷子 ,北至 白蛮 ……其首领 谢元深 ,既世为酋长,其部落皆尊畏之。”
《國語辭典》:黔剧(黔劇)  拼音:qián jù
流行于贵州省贵阳、毕节、安顺、遵义等地区的戏曲剧种。由曲艺文琴(一种用扬琴伴奏的说唱形式)发展而成。初期称为「文琴戏」,西元一九五八年始定名为「黔剧」。
《國語辭典》:金钱板(金錢板)  拼音:jīn qián bǎn
一种流行于四川和贵州的曲艺。一个人或两人演唱,演唱者左手执两块竹板,右手执一块,边打边唱,每唱一段则略有拖腔。为增强音效,其中一块竹板嵌有铜钱之类的金属片,故称为「金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