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详贯(詳貫)
精审而贯通。 清 阮元 《重修高密郑公祠碑》:“﹝ 郑玄 ﹞所学春秋论语孝经,笺注百餘万言。 石渠 会议,无以逮其详贯; 扶风 教授,不足拟其旨趣。”
分類:精审贯通
《国语辞典》:首尾一贯(首尾一贯)  拼音:shǒu wěi yī guàn
前后贯通,相互呼应。如:「这篇文章构局严密,首尾一贯,相当流畅。」
《国语辞典》:通人达才(通人达才)  拼音:tōng rén dá cái
博学多识贯通古今、才能出众的人。《史记。卷四六。田敬仲完世家。太史公曰》:「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人达才孰能注意焉!」
《国语辞典》:透古通今  拼音:tòu gǔ tōng jīn
贯通古今。金。王吉昌〈行香子。木性慈仁〉词:「杳冥时,踪迹难寻。无中显有,透古通今。」
《国语辞典》:知古今儿(知古今儿)  拼音:zhī gǔ jīn ér
贯通古今,无所不知。如:「老太太可是个知古今儿,哪会不懂这种礼数?」《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只是这位姑娘,怎的又会这么知古今儿也似的呢?」
《国语辞典》:知今博古  拼音:zhī jīn bó gǔ
知识渊博,贯通古今。元。赵彦晖〈席上咏妓。万种妖娆套。油葫芦〉曲:「知今博古通三教,铁石人一见了也魂消。」
《国语辞典》:易通释(易通释)  拼音:yì tōng shì
书名。清焦循撰,二十卷。释周易贯通、旁通之理;焦循治易在清儒中称最精,此并所著《易章句》、《易图略》二书,可窥其易学之全貌。
《國語辭典》:贯气(貫氣)  拼音:guàn qì
迷信的人指风水的地脉贯通,会有好运。
《漢語大詞典》:宏贯(宏貫)
博大贯通。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 了凡 与之为禪语。余旁参之,觉 凡公 禪学宏贯,而心境未融。”
分類:博大贯通
《國語辭典》:彻上彻下(徹上徹下)  拼音:chè shàng chè xià
贯通上下。《朱子语类。卷八。总论为学之方》:「彻上彻下,无精粗本末,只是一理。」
《漢語大詞典》:包亘
谓包括贯通。 清 曹寅 《集唐诗跋》:“二十七首包亘数千里,夭矫奋迅,神龙之全体已见。”
分類:贯通
《漢語大詞典》:充贯(充貫)
充盈贯通。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五:“计公之神灵,充贯宇宙,决不泯没。”
分類:充盈贯通
《漢語大詞典》:串衍
贯通阐发。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以上是《洪范》全篇的意旨的串衍。”
分類:贯通阐发
《漢語大詞典》:敹彻(敹徹)
连贯,贯通。 章炳麟 《訄书·哀清史》:“后世经説,古义既失其真,凡百典常,莫知所始,徒欲屏絶神话,而无新理以敹彻之。”
分類:连贯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