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弛坏(弛壞)
废弛败坏。孙子·地形“卒强吏弱曰弛” 三国 魏 曹操 注:“吏不能统,故弛坏。”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或有闇塞退憒而庶事乱者矣,或有潦倒疏缓而致弛坏者矣。”
《漢語大詞典》:全毁
完美与败坏。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必俟考其操蹈之全毁;观其云为之好丑。”
分類:完美败坏
《漢語大詞典》:败辱(敗辱)
(1).失败与耻辱。 唐 韩愈 《省试颜子不贰过论》:“夫行发於身加於人,言发乎邇见乎远,苟不慎也,败辱随之。”
(2).谓败坏他人名声,使遭受污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里人 魏名 夙狡獪,与 仲 家积不相能,事事思中伤之。因 邵 寡,伪造浮言以相败辱。”
《漢語大詞典》:陵颓(陵頽)
衰落败坏。《宋书·裴松之传》:“惧国俗陵頽,民风凋伪,眚厉违和,水旱伤业。”新唐书·敬晦传:“於是,帅不政,法制陵頽, 曙 引大吏廷责之。”
《漢語大詞典》:敝风(敝風)
败坏的风气。 明 张居正 《考满辞加恩疏》:“敝风因循而未振,实效疏阔而罔臻。”
分類:败坏风气
《漢語大詞典》:乱家(亂家)
(1).扰乱家邑;败坏家族。墨子·兼爱上:“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 汉 焦赣 《易林·随之讼》:“长舌乱家,大斧破车。”
(2).指儒家之外的各学派。荀子·解蔽:“昔宾孟之蔽者,乱家是也。” 王先谦 集解引 俞樾 曰:“乱家,包下文诸子而言。”
(3).伦常败坏的家庭。《孔子家语·本命》:“女有五不取:逆家子者,乱家子者,世有刑人子者,有恶疾子者,丧父长子者。” 王肃 注:“乱家子,谓其乱伦。”
《漢語大詞典》:崩缺
亦作“ 崩闕 ”。 败坏。后汉书·张奋传:“臣以为 汉 制当作礼乐,是以先帝圣德,数下詔书,愍伤崩缺,而众儒不达,议多駮异。”《后汉书·曹褒传》:“ 汉 再受命,仍有封禪之事,而礼乐崩闕,不可为后嗣法。”
分類:败坏
《漢語大詞典》:烂坏(爛壞)
腐烂败坏。 南朝 宋 谢惠连 《祭古冢文》:“水中有甘蔗节及梅李核瓜瓣,皆浮出,不甚烂坏。”法苑珠林卷十一:“至脓血地狱,脓血沸涌,罪人於中东西驰走,汤其身体,头面烂坏。”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验各种死伤上》:“尸有久弔未解,日久烂坏,肉溃见骨。”
分類:腐烂败坏
《漢語大詞典》:伤风化(傷風化)
败坏风俗教化。 聂绀弩 《探春论》:“其意曰:伤风化是我们的特权,奴才下辈公然仿效,就未免胆大妄为了。”
《漢語大詞典》:敝化
败坏风化。书·毕命:“敝化奢丽,万世同流。” 蔡沉 集传:“敝坏风化,奢侈美丽,万世同一流也。”
分類:败坏风化
《漢語大詞典》:正败(正敗)
国政败坏。《诗·大雅·民劳》:“式遏寇虐,无俾正败。”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下:“‘正’当读为‘政’,寇虐之徒败坏国政,遏之则政不败矣。”
分類:国政败坏
《國語辭典》:彫敝  拼音:diāo bì
衰败困苦。《史记。卷二三。礼书》:「所以防其淫侈,救其彫敝。」也作「凋敝」、「凋弊」。
《漢語大詞典》:堕损(墮損)
败坏损害。后汉书·邳彤传:“今释此而归,岂徒空失 河北 ,必更惊动 三辅 ,堕损威重,非计之得者也。”《后汉书·李固传》:“朝廷初立,颇存清静,未能数年,稍復堕损。”
分類:败坏损害
《漢語大詞典》:隳坠(隳墜)
废弃,败坏。旧唐书·德宗纪上:“ 惟岳 隳坠父业,蔑弃国恩,縗絰之中,擅掌戎务。” 明 张居正 《遵谕自陈不职疏》:“一有不称,则化机为之壅窒,庶事为之隳坠,其为害岂特一肢之病而已哉?”
分類:废弃败坏
《漢語大詞典》:浇弊(澆弊)
浮薄败坏。梁书·孝行传序:“ 高祖 创业开基,飭躬化俗,浇弊之风以革,孝治之术斯著。” 宋 梅尧臣 《述酿赋》:“逮乎率土浇弊,材不授矣,君臣乖异,法不施矣。” 明 方孝孺 《宁野轩铭》:“ 陈君 閔习俗之浇弊,欲以身率之,名其所居曰‘寧野轩’,其意以为寧失之于野。”
分類:浮薄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