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0,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褒贤
搜贤
贪贤
贤首
明贤
贤祠
往贤
集贤院
竹林贤
传贤
通贤
望贤
左贤王
八贤
进贤冠
《漢語大詞典》:褒贤(襃賢)
亦作“褒贤”。 嘉奖贤人。晋书·天文志上:“南斗六星,天庙也,丞相太宰之位,主褒贤进士,稟授爵禄。”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夫襃贤崇德,千载弥光;尊本敬始,义隆自远。”
分類:嘉奖贤人
《漢語大詞典》:搜贤(搜賢)
访求贤才。 唐 岑参 《招北客文》:“布德垂泽,搜贤修文;皇化欣欣,煦然如春。”
《漢語大詞典》:贪贤(貪賢)
渴求贤才。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今 戣 幸无疾疹,但以年当致事,据礼求退,陛下若不听许,亦无伤於义,而有贪贤之美。” 宋 朱松 《贺谢参政除万寿侍读启》:“西学贪贤,方渴謨猷之苦;殊庭庀职,聿彰体貌之隆。” 宋 王安石 《与王宣徽书》:“圣上贪贤,想必未遂高怀。”
分類:求贤贤才
《漢語大詞典》:贤首(賢首)
(1).佛教菩萨名。《华严经·如来名号品》:“上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平等色,佛号观察智,彼有菩萨名 贤首 。”
(2). 唐 代高僧 法藏 , 西域 康居 人。为华严宗的创立者。通称 贤首大师 。 唐 澄观 《华严经疏钞悬谈》卷二五:“神光入宇者,即 法藏 和尚,字 贤首 ,俗姓 康 氏, 康居国 人。” 清 钱谦益 《萧伯玉墓志铭》:“通晓佛法,精研性相,《起信》则截流 贤首 ,《惟识》则穿穴 窥基 。”
《國語辭典》:明贤(明賢)  拼音:míng xián
贤明的人。《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纪》:「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后汉书。卷七八。宦者列传。序》:「搆害明贤,专树党类。」
《漢語大詞典》:贤祠(賢祠)
供奉先贤的祠堂。 明 李开先 《谒范文正公祠》诗:“贤祠先一拜,野老谩相邀。”
《漢語大詞典》:往贤(往賢)
前贤;先贤。 南朝 梁 任昉 《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德惭往贤,业优前事。”梁书·外士传·何点:“此盖前代盛轨,往贤所同。” 隋 许善心 《〈神雀颂〉序》:“微臣慙於往贤,逢时盛乎曩代。”
分類:前贤先贤
《高级汉语词典》:集贤院
唐文学三馆之一。掌秘书图籍等事
分类:集贤院
《漢語大詞典》:竹林贤(竹林賢)
晋 孙绰 撰《僧史》,以七人配德 三国 魏 嵇康 、 阮籍 等竹林七贤,号竹林七僧,后以“竹林贤”泛指幽居寺庙的僧人。 唐 皎然 《遥和尘外上人与陆澧夜集山寺问涅槃义》:“共是竹林贤,心从贝叶传。” 明 何景明 《怀叶时华》诗:“客皆莲社友,人是竹林贤。” 陈去病 《酬钝根醴陵山中》诗:“小别几同龙汉刦,幽居奚啻竹林贤。”
《國語辭典》:传贤(傳賢)  拼音:chuán xián
君主制度的国家中,将君位传给贤能的人。如:「禅让制度的精神是传贤不传子,以才为任君的准则。」
《漢語大詞典》:通贤(通賢)
通达贤能之人。 南朝 陈 徐陵 《让散骑常侍表》:“臣闻五十知命,宗师之格言;六百辞满,通贤之高概。” 唐 李翱 《与淮南节度使书》:“干辨者为良吏,适时者为通贤。” 严复 等《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人有好善恶不善之心,故于忠臣、孝子、义夫、烈女、通贤、高士,莫不望其身膺多福富贵以没世。”
《分类字锦》:望贤(望贤)
唐书地理志京兆府京兆郡咸阳有望贤宫
分类:
《國語辭典》:左贤王(左賢王)  拼音:zuǒ xián wáng
匈奴贵族的封号。《后汉书。卷八九。南匈奴传》:「其大臣贵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明。陈与郊《文姬入塞》:「前日乱军中,没入左贤王帐下。」
《漢語大詞典》:八贤(八賢)
八个贤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谢万 作《八贤论》,与 孙兴公 往反,小有利钝。” 刘孝标 注:“《中兴书》: 万 善属文,能谈论, 万 集载其叙四隐四显为八贤之论,谓渔夫、 屈原 、 季主 、 贾谊 、 楚 老、 龚胜 、 孙登 、 嵇康 也。”
分類:贤人
《國語辭典》:进贤冠(進賢冠)  拼音:jìn xián guān
古时儒者所戴的黑布冠。见《续汉书志。第二九。舆服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