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列传〉~252~
陛下亲耕藉田以为农先,夙寤晨兴,忧劳万民,思惟往古,而务以求贤,此亦尧舜之用心也,然而未云获者,士素不厉也。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养士之大者,莫大虖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唐·颜师古注曰:「关,由也。」
陛下亲耕藉田以为农先,夙寤晨兴,忧劳万民,思惟往古,而务以求贤,此亦尧舜之用心也,然而未云获者,士素不厉也。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养士之大者,莫大虖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唐·颜师古注曰:「关,由也。」
例句
几年深道要,一举过贤关。 钱起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
典故
相关人物
谢傅舅甥贤
相关人物
羊昙
谢安
《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
安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汝。」……羊昙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
安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汝。」……羊昙者,太山人,知名士也,为安所爱重。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
例句
东武杨公姻娅重,西州谢傅舅甥贤。 武元衡 送李秀才赴滑州诣大夫舅
典故
淹贤辙
《昭明文选》卷四十六〈序下·王文宪集序〉~2078~
挂服捐驹,前良取则,卧辙弃子,后予胥怨。
挂服捐驹,前良取则,卧辙弃子,后予胥怨。
典故
燕相举贤
《韩非子》卷十一《外储说左上》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
例句
若逢燕国相,持用举贤人。 李峤 烛
《尚书》卷六〈夏书·禹贡〉~87~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汉·孔安国传:「此三山在冀州南,河之北,东行。厎,之履反。柱,如字。韦,知父反,又知女反。厎柱,山名,在河水中。……厎柱,山名。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在西虢之界。」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汉·孔安国传:「此三山在冀州南,河之北,东行。厎,之履反。柱,如字。韦,知父反,又知女反。厎柱,山名,在河水中。……厎柱,山名。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在西虢之界。」
《史记》卷二〈夏本纪〉~67~
道九山:汧及岐至于荆山,踰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砥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常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负尾;道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汶山之阳至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厎柱山,俗名三门山,在陕州硖石县东北五十里黄河之中。孔安国云『厎柱,山名。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也』。」
道九山:汧及岐至于荆山,踰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砥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常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负尾;道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汶山之阳至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厎柱山,俗名三门山,在陕州硖石县东北五十里黄河之中。孔安国云『厎柱,山名。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然也』。」
《太平御览》卷三八四
《汉杂事》曰:陈寔字仲弓,汉末太史家瞻星,有德星见,当有英才贤德同游者。书下诸郡县问。颖川郡上事:其日有陈太丘父子四人俱共会社,小儿季方御,大儿元方从,抱孙子长文,此是也。
《汉杂事》曰:陈寔字仲弓,汉末太史家瞻星,有德星见,当有英才贤德同游者。书下诸郡县问。颖川郡上事:其日有陈太丘父子四人俱共会社,小儿季方御,大儿元方从,抱孙子长文,此是也。
《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3~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君死孝文时。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声闻梁楚之閒。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郑君死孝文时。郑庄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声闻梁楚之閒。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五日洗沐,常置驿马安诸郊,存诸故人,请谢宾客,夜以继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庄好黄老之言,其慕长者如恐不见。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简释
郑驿:喻迎宾之所,或喻好客。唐元稳《献荣阳公诗五十韵》:“郑驿骑翩翩,丘门子弟贤。”
例句
郑驿来虽及,燕台哭不闻。 李商隐 自南山北归经分水岭
郑庄宾客地,衰白远来过。 杜甫 暮春陪李尚书李中丞过郑监湖亭泛舟
置驿常如此,登龙盖有焉。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新作湖边宅,还闻宾客过。 杜甫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之二
因声置驿外,为觅酒家垆。 杜甫 缆船苦风戏题四韵奉简郑十三判官
经过忆郑驿,斟酌旅情孤。 杜甫 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
山阳无俗物,郑驿正留宾。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佳景燕台上,清辉郑驿傍。 杨巨源 上刘侍中
《史记》卷一○○《匈奴列传》
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彊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其世传国官号乃可得而记云。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匈奴谓贤曰「屠耆」,故常以太子为左屠耆王。自如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大者万骑,小者数千,凡二十四长,立号曰「万骑」。
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彊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其世传国官号乃可得而记云。置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匈奴谓贤曰「屠耆」,故常以太子为左屠耆王。自如左右贤王以下至当户,大者万骑,小者数千,凡二十四长,立号曰「万骑」。
例句
仍闻左贤王,更将围云中。 刘湾 出塞曲
左贤未遁旌竿折,过在将军不在兵。 常建 塞下
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 王季友 古塞(一本有下字)曲(河岳英灵集作陶翰诗)(纪事作王季友诗)
受命荣中禁,分麾镇左贤。 钱起 奉送户部李郎中充晋国副节度出塞
《漢語大詞典》:郑驿(鄭驛)
见“ 郑庄驛 ”。
《漢語大詞典》:郑庄驿(鄭莊驛)
汉 郑当时 (字 庄 )为太子舍人时,每逢洗沐日,常置驿马 长安 诸郊,接待宾客。后因以“郑庄驛”为好客主人迎宾待客之所。 宋 游次公 《贺新郎·月夜》词:“吟咏凄凉翻有恨,谅知音,人远空追忆。谁为置, 郑庄 驛?” 明 潘纬 《送友人北游》诗:“经过 郑庄 驛,好问 孟尝 门。” 清 毛奇龄 《客吴门喜遇金副使巡驿感赠》诗:“ 西河 游人 武丘 客,醉后重寻 郑庄 驛。”亦省作“ 郑驛 ”。 唐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山阳 无俗物, 郑 驛正留宾。” 宋 周邦彦 《西平乐》词:“多谢故人,亲驰 郑 驛,时倒 融 尊。”参见“ 郑庄好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