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0,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贤伯
贤门
贤蕴
贤称
贤长
贤彦
贤从
表贤
乐贤
隽贤
贤孝
贤昆
论贤
贤裔
如贤
《漢語大詞典》:贤伯(賢伯)
有才德的诸侯。诗·曹风·下泉序:“《下泉》,思治也。 曹 人疾 共公 侵刻下民,不得其所,忧而思明王贤伯也。”
《漢語大詞典》:贤门(賢門)
(1).贤良门第。 明 高濂 《玉簪记·重效》:“国士 潘安 ,贤门 孟光 ,芳姿玉立珪璋。”
(2).犹贤每。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一出:“廝罗响,贤门雅静,仔细説教听。” 钱南扬 校注:“贤,第二人称之敬辞,犹云君;门,同们或每;俱详《语辞匯释》。”
《漢語大詞典》:贤蕴(賢藴)
亦作“贤縕”。 高明的意见;精深的义理。 宋 洪适 《赐王之望再辞免参知政事不允断来章批答》:“卿当体朕责成之意,夙夜孳孳,同寅和衷,发舒贤緼,以振可大之业。屡章不已,非所望焉。” 明 王廷相 《〈大复集〉序》:“及登第,与比郡 李献吉 为文社交,稽述往古,式昭远模,摈弃积俗,肇开贤藴,一时修辞之士翕然宗之,称曰 李 何 。”
《漢語大詞典》:贤称(賢稱)
好的名声。《七国春秋平话》卷上:“惟 昭王 之贤称,虽千载犹一日。”
分類:名声
《漢語大詞典》:贤长(賢長)
(1).贤明而年长者。韩非子·奸劫弑臣:“故弑贤长而立幼弱,废正的而立不义。”
(2).谓贤能而有长者之风。《孔子家语·困誓》:“ 孔子 弟子有 公良儒 者,为人贤长,有勇力,以私车五乘从夫子行。”
《國語辭典》:贤彦(賢彥)  拼音:xián yàn
贤能才俊之士。《晋书。卷八九。忠义传。嵇绍传》:「帝婿王弘远华池丰屋,广延贤彦。」也作「贤士」。
《國語辭典》:贤从(賢從)  拼音:xián zòng
尊称他人的堂兄弟。《梁书。卷四一。刘孺传》:「贤从中庶,奄至殒逝,痛可言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贤从情所信寄,暴疾而殒,祝予之叹,如何可言!」
《漢語大詞典》:表贤(表賢)
表彰贤明。汉书·张敞传:“其政颇杂儒雅,表贤显善,不醇用诛罚。” 汉 张衡 《东京赋》:“因进距衰,表贤简能。”
分類:表彰贤明
《漢語大詞典》:乐贤(樂賢)
诗·小雅·南有嘉鱼序:“《南有嘉鱼》,乐与贤也。” 郑玄 笺:“乐得贤者,与共立於朝,相燕乐也。”后因以“乐贤”谓乐于求贤。《宋书·文帝纪》:“朕寐寤乐贤,为日已久,而则哲难阶,明扬莫効。” 唐 皇甫湜 《明分》:“故君子指人之过为嫉恶,誉人之善为乐贤。”
分類:求贤
《漢語大詞典》:隽贤(雋賢)
指才德杰出的人。资治通鉴·晋安帝元兴元年:“自 隆安 以来,中外之人厌於祸乱。及 玄 初至,黜姦佞,擢雋贤,京师欣然,冀得少安。”宋史·选举志一:“今下郡国招徠雋贤,其教育之方,课试之格,令两制、两省、待制以上、御史、三司、三馆杂议以闻。”
《漢語大詞典》:贤孝(賢孝)
贤惠孝顺。史记·吕不韦列传:“蚤自结於诸子中贤孝者,举立以为适而子之。” 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这媳妇直恁般贤孝。”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太太,我家有何修持, 玉格 有多大造化,上天赐我家这一双贤孝媳妇!”
分類:贤惠孝顺
《漢語大詞典》:贤昆(賢昆)
贤良的兄长。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惟我贤昆,天姿秀生。” 唐 王维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平原 思令弟, 康乐 谢贤昆。” 清 查慎行 《秋怀诗》:“存殁相关事忍论, 桓山 翼折嘆贤昆。”
分類:贤良兄长
《漢語大詞典》:论贤(論賢)
选拔贤者。论,通“ 抡 ”。管子·八观:“论贤不乡举,则士不及行。”
分類:选拔贤者
《漢語大詞典》:贤裔(賢裔)
圣贤的后代。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 安老爷 见这班人都是圣门贤裔,心中十分敬重。”清史稿·职官志二:“ 东野氏 及圣门各贤裔,由 衍圣公 达部上名,餘各报部云。”
分類:圣贤后代
《韵府拾遗 先韵》:如贤(如贤)
李白诗已同清比圣复道浊如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