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4
词典
1
分类词汇
63
共63,分5页显示
1
2
3
4
5
2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黜责
鞭挞
罪过
天谴
诛责
诛斥
诛罚
惩责
贬戮
擿罚
讯责
督责
严诛
诛赏
重责
《漢語大詞典》:
黜责(黜責)
贬斥;责罚。
《
后汉书·王丹传
》
:“其轻黠游荡废业为患者,輒晓其父兄,使黜责之。”
《
旧唐书·段平仲传
》
:“ 平仲 与 吕元膺 抗疏论列,请加黜责。” 明
唐顺之
《廷试策一道》
:“果能激浊扬清,不畏强御者,量加旌奬;其狥私容奸,及蔽贤不举者,量行黜责。”
分類:
贬斥
责罚
《國語辭典》:
鞭挞(鞭撻)
拼音:
biān tà
1.用鞭子抽打。《大宋宣和遗事。元集》:「今之官府,督取甚急,往往鞭挞人民取足,至有伐叶为薪以易钱货。」《三国演义》第八一回:「帐上帐下,但有犯者即鞭挞之;多有鞭死者。」也作「鞭打」。
2.驱遣。《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
分類:
鞭挞
抨击
驾驭
责罚
鞭打
折磨
征服
《國語辭典》:
罪过(罪過)
拼音:
zuì guò
1.罪恶过失。《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老残游记二编》第七回:「所以陛下问我有何罪过,自己不能知道,请按律定罪便了。」
2.责备、抱怨。《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老拙两个薄薄罪过他两句言语,不想女儿性重,顿然悒怏,不吃饮食,数日而死。」
3.自谦不敢当。
分類:
罪过
谦词
幸亏
可怜
罪行
责罚
过失
责备
多谢
有罪
《國語辭典》:
天谴(天譴)
拼音:
tiān qiǎn
上天的惩罚。《宋书。卷五。文帝本纪》:「思所以侧身剋念,议狱详刑,上答天谴,下恤民瘼。」
分類:
上天
帝王
责罚
《漢語大詞典》:
诛责(誅責)
惩罚;责罚。
《
尉缭子·原官
》
:“明赏賚,严诛责,止奸之术也。” 宋
王安石
《上田正言书》
之一:“乃如 安石 之愚,则愿执事不矜宠利,不惮诛责,一为天下昌言,以寤主上。” 清
陈鳣
《对策》
:“故託夫币迹以为发起也,则又以 宰我 为有心昼寝,以待夫子诛责,恐无此情理也。”
分類:
惩罚
责罚
《漢語大詞典》:
诛斥(誅斥)
(1).责斥;责罚。
《
后汉书·朱浮传
》
:“而 光武 、 明帝 躬好吏治,亦以课覈三公,其人或失而礼稍薄,至有诛斥詰辱之累。”
(2).诛戮。
《
晋书·五行志上
》
:“时 晧 制令诡暴,荡弃法度,劳臣名士,诛斥甚众。”
分類:
诛戮
责罚
《漢語大詞典》:
诛罚(誅罰)
(1).责罚;惩治。
《
周礼·地官·川衡
》
:“川衡掌巡川泽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时舍其守,犯禁者执而诛罚之。”
《
后汉书·王符传
》
:“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清
曾国藩
《箴言书院记》
:“或有过差,方图盖覆,谴亦及之,曰:此犹小眚,过是,诛罚重矣。”
(2).讨伐。
《
墨子·非儒下
》
:“圣将为世除害,兴师诛罚。”
《后汉书·南匈奴传》
:“殊俗百蛮,义无亲疎,服顺者襃赏,畔逆者诛罚,善恶之効, 呼韩 、 郅支 是也。”
分類:
诛罚
讨伐
责罚
惩治
《漢語大詞典》:
惩责(懲責)
(1).知前失而自责。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猫怪》
:“以言遭楚,猫应自悔,然犹以駟不及舌,痛自惩责。乃人也,每以多言取祸,反怨天尤人,不克自省,诚此猫之不若矣。”
(2).责罚。 梁启超
《亡羊录》
:“盖 天津 至 镇江 、 上海 至 南京 各铁路,则以惩责食言为名。”
分類:
责罚
前失
自责
《漢語大詞典》:
贬戮(貶戮)
贬斥;责罚。
《
晋书·苻坚载记上
》
:“ 丕 ( 苻丕 )等费广无成,实宜贬戮。” 宋
宋祁
《代陈州章相公乞致仕第一表》
:“玷廊庙之仪型,被史家之贬戮,死有餘咎。”
分類:
贬斥
责罚
《漢語大詞典》:
擿罚(擿罰)
责罚。 清 王晫
《
今世说·德行
》
:“﹝ 荆元 ﹞召不率教者前,责之曰:‘某年月日,以某事应擿罚。’虽甚顽梗,若挞於市无所容,退而相戒莫敢犯。”
分類:
责罚
《漢語大詞典》:
讯责(訊責)
审问惩处;责罚。
《
新唐书·文艺传中·李邕
》
:“ 邕 初蒙讯责,便繫牢户,水不入口者踰五日。” 元
刘祁
《
归潜志
》
卷七:“不然,止以无心处之可也。至首加讯责,不亦伤乎?” 樊增祥
《批张荣呈词》
:“惟 张世炳 任意鲸吞,情殊可恶,候唤案讯责。”
分類:
审问
惩处
责罚
《國語辭典》:
督责(督責)
拼音:
dū zé
督促责备。《史记。卷八七。李斯传》:「夫贤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责之术者也。」《大宋宣和遗事。亨集》:「朝廷督责严切,其呼延绰却带领得张横,反叛朝廷,亦来投宋江为寇。」
分類:
督责
督察
责罚
督促
责备
《漢語大詞典》:
严诛(嚴誅)
严厉责罚。
《
管子·小问
》
:“君欲胜民,则使有司疏狱,而謁有罪者偿,数省而严诛,若此,则民胜矣。” 尹知章 注:“严其诛罪。”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一表》
:“尚虑陛下过存念旧,便断来章,虽犯严诛,当期必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辛亥革命·关于筹备立宪的谕旨与奏折》
:“至于 川 鄂 乱民,按诸法律自应严诛。”
分類:
严厉
责罚
《漢語大詞典》:
诛赏(誅賞)
责罚与奖赏。
《
周礼·天官·大宰
》
:“三岁,则大计羣吏之治而诛赏之。” 晋
潘岳
《西征赋》
:“昔明王之巡幸,固清道而后往,惧衔橜之或变,峻徒御以诛赏。” 宋
陆游
《上殿札子》
:“臣昧死伏望陛下推至平至公之道,自朝廷始,然后下詔戒敕四方,而继之以诛赏。”
分類:
责罚
奖赏
《國語辭典》:
重责(重責)
拼音:
zhòng zé
1.重大的责任。《汉书。卷八○。宣元六王传。淮阳宪王刘钦传》:「王其留意慎戒,惟思所以悔过易行,塞重责,称厚恩者。」
2.严厉斥责。《抱朴子。外篇。酒诫》:「以少凌长,则乡党加重责矣。」《儒林外史》第一○回:「你们都做甚么?却叫这样人捧盘,可恶之极!过了喜事,一个个都要重责!」
分類:
重责
重大
严厉
责罚
罪责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