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81,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赠贿
折干
告竭
赗赠
共给
赎回
别库
赍发
嫁资
法赙
渊府
输委
打当
校比
资物
《漢語大詞典》:赠贿(贈賄)
赠送财物。左传·昭公五年:“入有郊劳,出有赠贿。” 杜预 注:“去则赠之以货贿。” 唐 柳宗元 《晋问》:“犒劳赠贿,率礼无失。” 清 全祖望 《陈卜年志》:“时大理方知 漳浦 ,招之厚赠贿焉。”
《漢語大詞典》:折干(折乾)
(1).指漕运中规定的粮食损耗。明史·食货志三:“水次折乾,沿途侵盗,妄称水火,至有凿船自沉者。”
(2).谓以钱代替实物。 明 焦竑 玉堂丛语·规讽:“ 王晋溪 总制三边时,每一巡边,虽打中火,亦费百金,未尝折乾。到处皆要供具,烧羊亦数头。” 赵佩如 常宝坤 《新灯谜》:“乙:咱赌一盒烟卷。甲:烟卷还得去买,干脆折干赌两千块钱。”
(3).谓用金银财物行贿送礼。明史·兵志二:“折乾者,卫卒纳银将弁以免其行,有事则召募以应。” 清 蒋士铨 临川梦·抗疏:“凡官吏,恣婪索,尽无遗。綵缎金花以及折乾等礼似山堆,敲剥灾民,抛妻卖儿。”
《國語辭典》:告竭  拼音:gào jié
枯竭、用完。《三国演义》第三○回:「且说曹操军粮告竭,急发使往许昌教荀彧作速措办粮草,星夜解赴军前接济。」
《漢語大詞典》:赗赠(賵贈)
因助办丧事而赠送财物。荀子·大略:“故吉行五十,犇丧百里,賵赠及事,礼之大也。”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治戒》:“故无功於国,无惠於人,不可以请謚有司,不可受賵赠。”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碑阴纪载賵赠会葬之盛,皆近代所无。”
《漢語大詞典》:共给(共給)
供给。谓供应必需的财物。共,通“ 供 ”。左传·僖公四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汉书·萧望之传》:“边郡数被兵,离飢寒,夭絶天年,父子相失,令天下共给其费。”后汉书·独行传·缪肜:“共给车马衣资, 肜 不受而归乡里。”
《國語辭典》:赎回(贖回)  拼音:shú huí
用钱把抵押的东西取回来。
《漢語大詞典》:别库(别庫)
府库以外另设的储存财物的仓库。 宋 曾巩 《故朝散大夫尚书刑部郎中孙公行状》:“遂请斥浮费、出宫女,除别库之私,以宽赋敛。”
《漢語大詞典》:赍发(齎發)
1.齎,通“ 资 ”。资助。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你齎发呵!与那个陷本的商贾。你齎发呵!与那个受困的官员。你齎发呵!与那个薄落的书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这倒是先生齎发了小生,这恩德怎敢有忘?”
2.指资助的钱物。
分類:资助钱物
《國語辭典》:嫁资(嫁資)  拼音:jià zī
女子结婚时,娘家陪嫁的财物。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裴杨操尚》:「杨相女适裴坦长子,嫁资丰厚,什器多用金银。坦尚俭,闻之不乐。」《三国演义》第五二回:「若不嫌家嫂貌陋,愿陪嫁资,与将军为妻。」也作「嫁赀」。
《漢語大詞典》:法赙(法賻)
古代官吏死后,朝廷按规定赠给的治丧财物。《汉书·何并传》:“告子 恢 ,吾生素餐日久,死虽当得法賻,勿受。”旧唐书·杨绾传:“况歷官有素丝之节,居家无匹帛之餘,故饰以华衮,增其法賻,备膺典策,载賁朝经。”
《漢語大詞典》:渊府(淵府)
指财物或文书等集聚的地方。太平御览卷六○八引 晋 傅玄 傅子:“《雅》《颂》《典》《謨》,文质足以相副,翫之若近,寻之若远,浩浩焉文章之渊府也。” 晋 慧远 《〈三法度经〉序》:“《三法度经》者,盖出四《阿含》。四《阿含》则三藏之契经,十二部之渊府也。” 南朝 梁 范缜 《答曹舍人》:“郊丘明堂,乃是儒家之渊府也。”
《漢語大詞典》:输委(輸委)
(1).捐献财物。史记·平準书:“ 式 曰:‘天子诛 匈奴 ,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於边,有财者宜输委,如此而 匈奴 可灭也。’”
(2).指水流汇聚。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瀟碧远输委,湖嵌费携擎。”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一:“ 杭城 之水,皆东北向,而输委于 临平 ,盖其地势使然也。”
(3).引申指条理畅达。 清 郭嵩焘 《〈古微堂诗集〉序》:“而其(指 魏源 之文)脉络之输委,文辞之映合,一出於温纯质实,无有幽深扞格使人疑眩者。”
《漢語大詞典》:打当(打當)
(1).馈送财物以取得方便。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四:“﹝ 王延德 ﹞使 高昌 次至 都囉囉 族, 汉 使过者,遗以财货,谓之打当。”
(2).旧谓当铺出售典当过期的物件。 李家瑞 《北平风俗类徵·市肆》:“这行买卖,向跟当铺打交对,每遇当铺打当的时候,先撒看货条子,约请大家去看货。”
《漢語大詞典》:校比
(1).调查户口、财物。周礼·地官·党正:“以岁时涖校比。”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校比,族师职所谓以时属民,而校登其族之夫家众寡,辨其贵贱老幼废疾可任者,及其六畜车輦,如今小案比。”北史·韩麒麟传:“往年校比户贯,租税轻少。臣所统 齐州 ,租粟纔可给俸。”
(2).考核评定。三国志·魏志·王昶传:“ 昶 以为 唐 虞 虽有黜陟之文,而考课之法不垂。 周 制冢宰之职,大计羣吏之治而诛赏,又无校比之制。”
《漢語大詞典》:资物(資物)
(1).凭借他物。列子·杨朱:“人者,爪牙不足以供守卫,肌肤不足以自捍御,趋走不足以从利逃害,无毛羽以御寒暑,必将资物以为养,任智而不恃力。”
(2).资财物品。后汉书·董卓传:“ 卓 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下·法显:“后风火忽起,延及其家,资物皆尽。”隋书·艺术传·万宝常:“ 宝常 贫无子,其妻因其卧疾,遂窃其资物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