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45,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泰豫
休豫
大豫
豫蓄
豫事
豫教
豫参
豫必
豫养
忻豫
豫宁
豫南
仲豫
冲豫
调豫
《国语辞典》:泰豫  拼音:tài yù
南朝宋明帝的年号(西元472),因疾患未瘉而改,仅一年。
《漢語大詞典》:休豫
悠闲安适。
《骈字类编》:大豫
晋书乐志咸宁元年诏定祖宗之号而庙乐乃停宣武宣文二舞而同用荀勖所使郭琼宋识等所造正德大豫二舞云
《骈字类编》:豫蓄
明 尹伸 病后田园杂咏 水边忌芜秽,花石当豫蓄。
《韵府拾遗 屋韵》:尹伸田园杂咏诗水边忌芜秽花石当豫蓄
《漢語大詞典》:豫事
(1).参与谋事。豫,通“ 与 ”。 汉 荀悦 《汉纪·平帝纪》:“ 莽 闻之曰:‘ 雄 素不豫事,何故在此间,请问其故?’”
(2).谓对事情的成败预先有所谋划。 清 张惠言 《与左仲甫书》:“识足以察之,权足以致之,是之谓豫事。”
《漢語大詞典》:豫教
《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 唐 孔颖达 疏:“微者言礼之教人豫前事微之时,豫教化之。”后指预为教育、感化。 明 李东阳 《进〈孝宗皇帝实录〉表》:“得圣功於豫教,昭 文帝 於诞敷。”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上:“仰叹豫教之切,一命题,亦不忘训诫如此。”
《漢語大詞典》:豫参(豫參)
犹参与。豫,通“ 与 ”。后汉书·宦者传·蔡伦:“及 和帝 即位,转中常侍,豫参帷幄。”晋书·郭彰传:“及 贾后 专朝, 彰 豫参权势,物情归附,宾客盈门。”清史稿·职官志二:“率科道官矢言职,率 京畿道 纠失检姦,并豫参朝廷大议。”
分類:参与
《漢語大詞典》:豫必
预先肯定。 清 林则徐 《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疏》:“虽成效尚未能豫必,而任事断不敢畏难。”
分類:预先肯定
《漢語大詞典》:豫养(豫養)
先行养育或预先教养。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异味不得有所献御,今犹未止,非徒有豫养导择之劳。至乃烦扰道上,疲费过所。” 李贤 注:“豫养谓未至献时豫前养之。” 明 李东阳 《训成堂记》:“此其人必豫养素教,储之数年,而发之一旦,然后为称。”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孝武帝:“天之道,功成而退,春授之夏,冬授之春,元气相嬗於无垠,豫养其穉而后息其老,故四序循环而相与终古。”
《漢語大詞典》:忻豫
欢乐。 宋 王安石 《新花》诗:“老年无忻豫,况復病在床。” 明 张居正 《基命纪》:“是以忻豫通於上下,精诚贯於神明。”
分類:欢乐
《骈字类编》:豫宁(豫宁)
宋书州郡志见上
《骈字类编》:豫南
列子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漢語大詞典》:仲豫
汉 末政论家、史学家 荀悦 的字。后汉书·荀悦传:“ 悦 字 仲豫 , 俭 之子也。 俭 早卒。 悦 年十二能説春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 平子 恐其迷学,奏令禁絶; 仲豫 惜其杂真,未许煨燔。” 唐 刘知几 史通·论赞:“ 仲豫 义理虽长,失在繁富。”
《漢語大詞典》:冲豫(沖豫)
恬淡闲适。 晋 庐山 诸道人《游石门诗》序:“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
《漢語大詞典》:调豫(調豫)
平和安适。 前蜀 杜光庭 《张相公九曜醮词》:“赐臣以百关调豫,六气和平,尽解凶衰,全除疾苦。” 前蜀 杜光庭 《大傅相公修黑符醮词》:“使百关调豫,久疾痊平,誓倾忠孝之心,冀启圣明之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