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象笔(象筆)
以象牙为管的笔,或用作笔的美称。 宋 姜夔 《法曲献仙音》词:“象笔鸞笺,甚而今、不道秀句。”
分類:象牙
《漢語大詞典》:牙梳
象牙梳子。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画船纪艳》:“水晶帘外晓凉时,嬾把牙梳理鬢丝。”
分類:象牙梳子
《漢語大詞典》:牙钱(牙錢)
(1).牙人抽取的佣金。 宋 苏辙 《论蜀茶五害状》:“卖茶本法止许收息二分,今多作名目,如牙钱、打角钱之类,已收五分以上。” 明 汤显祖 《紫钗记·伤感》:“﹝ 侯 ﹞一对釵儿百万钱。﹝ 堂 ﹞牙钱要分取十三千。”
(2).象牙钱。 宋 时用作计钱数的标识。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二年:“帝谓辅臣曰:‘尝闻 太宗 时,内藏财货,每千计用一牙钱记之,名物不同,所用钱色亦异,他人莫能晓也。’”
《國語辭典》:象揥  拼音:xiàng tì
象牙制的搔首器具、发饰。《诗经。魏风。葛屦》:「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
《國語辭典》:八材  拼音:bā cái
珠、象、玉、石、木、金、革、羽等八种制造器物的材料。《周礼。天官。大宰》:「五曰百工,饰化八材。」
《漢語大詞典》:象尺
象牙尺。 宋 寇准 《点绛唇》词:“象尺薰炉,拂晓停针线。” 宋 周邦彦 《丁香结》词:“宝幄香缨,薰炉象尺,夜寒灯晕。”
分類:象牙
《漢語大詞典》:象榻
用象牙装饰的床榻。 唐 李商隐 《上河东公启》:“锦茵象榻,石舘金臺。” 宋 韩维 《寄秦川马从事》诗:“宴洽翠娥连象榻,夜寒娇凤泥银簧。” 元 袁桷 《简马伯庸》诗:“象榻香浓翠幌春,美人倦绣态横陈。”
《漢語大詞典》:时牌(時牌)
揭报时辰的牙牌。以象牙为质,刻字填金。其牌有七,自卯至酉七时用之。宋史·律历志三:“国朝復挈壶之职,专司辰刻……其制有铜壶、水称、渴乌、漏箭、时牌、契之属。”
《國語辭典》:象棋  拼音:xiàng qí
1.一种棋戏。两人对下,持黑棋的一方有一个将,二个士、象、车、马、包,五颗卒等十六颗子;红棋则为一个帅,二个仕、相、车、傌、炮,五颗兵等十六颗子,各子走法不同。棋盘由九条直线与十条横线组成,中间划有河界。双方交替走子,以攻死对方的将或帅为胜。也称为「象戏」。
2.象棋游戏所使用的棋子。
《國語辭典》:牙章  拼音:yá zhāng
象牙制成的图章。明。刘若愚《酌中志。卷五。三朝典礼之臣纪略》:「冯号双林,笃好琴书,雅歌投壶,有儒者风。神庙曾赐牙章,曰:『光明正大』。」
分類:象牙印章
《漢語大詞典》:镂牙(鏤牙)
雕镂的象牙。 宋 张先 《江城子》词:“鏤牙歌板齿如犀,串珠齐。” 宋 苏轼 《谏买浙灯状》:“又令 益州 织半臂背子、琵琶捍拨、鏤牙合子等, 苏许公 不奉詔。”
分類:雕镂象牙
《國語辭典》:界方  拼音:jiè fāng
1.用以压纸的条状文具。一般为木制,也有用玉石、象牙、水晶等为材料者。《喻世明言。卷二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书案上文房四宝,压纸界方下露出些纸,信手取看时,是一幅词。」
2.醒木。说书人拍案引起听众注意,所使用的硬木,称为「界方」。《水浒传》第五一回:「拈起锣棒,如撒豆般点动。拍下一声界方,念了四句七言诗。」
《漢語大詞典》:镂象(鏤象)
(1).指用牙雕装饰的车辆。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乘鏤象,六玉虯。”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鏤象,象路也,以象牙疏鏤其车輅。”
(2).指雕刻象牙。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三异物:“其一鏤象为球,周身百孔。”
《漢語大詞典》:象珥
象牙制成的耳饰。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及 虞 夏 之后,盖表布内丝,骨笄象珥,封君夫人,加锦尚褧而已。”北史·魏任城王澄传:“ 高祖 、 世宗 皆有女待中官,未见缀金蝉於象珥,极鼲貂於鬢髮。”
分類:象牙耳饰
《國語辭典》:牙箸  拼音:yá zhù
象牙制的筷子。《警世通言。卷九。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天子见羹气太热,御手取牙箸调之良久,赐与李学士。」《红楼梦》第八九回:「只见一个小丫头,端了一个茶盘儿,一个碗,一双牙箸,递给麝月。」
分類:象牙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