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谷 → 榖谷”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981,分6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大谷
一谷
一谷
谷底
公谷
中谷
九谷
斜谷
昌谷
绣谷
郑谷
愚谷
退谷
谷日
谷日
《漢語大詞典》:大谷
(1).泛指山谷之大者。《诗·大雅·桑柔》:“大风有隧,有空大谷。” 晋 夏侯湛 《山路吟》:“冒晨朝兮入大谷,道逶迤兮嵐气清。”
(2).地名。又称 大谷口 、 水泉口 。在今 洛阳市 南。后汉书·董卓传:“ 卓 遣将 李傕 诣 坚 求和, 坚 拒絶不受,进军 大谷 ,距 洛 九十里。” 李贤 注:“ 大谷口 在故 嵩阳 西北三十五里,北出对 洛阳 故城。 张衡 《东京赋》云‘ 盟津 达其后, 大谷 通其前’是也。”其地以产梨著名。文选·潘岳〈闲居赋〉:“ 张公 大谷 之梨, 梁侯 乌椑之柿。” 刘良 注:“ 张公 居 大谷 ,有夏梨,海内唯此一树。” 唐 崔兴宗 《和王维敕赐百官樱桃》诗:“末胜 晏子江 南橘,莫比 潘 家 大谷 梨。”
《骈字类编》:一谷
北史皮景和传初以亲信事神武后征步落稽疑贼有伏令景和将五六骑深入一谷遇贼百馀人便战景和射数十人莫不应弦而倒烧叚成式题谷隐兰若诗半陂新路畬才了一谷寒烟 不成 李洞终南山诗一谷势当午孤峰耸起丁一朱子游昼寒诗仙洲几千仞下有云 谷
《骈字类编》:一谷(一谷)
后汉书伏湛传时仓卒兵起天下惊扰而湛独晏然教授不废谓妻子曰夫一谷不登国君彻膳今民皆饥奈何独饱乃共食粗粝悉分俸禄以赈乡里雁宋史贾昌朝传古之备边西有金城上郡北则云中门今自沧之秦绵亘数千里无山河之阻独恃州县镇戍尔岁所供赡又不下数千万一谷不熟或至狼狈博雅一谷不升曰歉二谷不升曰饥三谷不升曰馑四谷不升曰㱂五谷不升曰大侵
《國語辭典》:谷底  拼音:gǔ dǐ
1.山谷的底部。如:「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约有几户人家。」汉。张衡〈南都赋〉:「杳蔼蓊郁于谷底,森䔿䔿而剌天。」
2.比喻事物的底线。如:「声望跌到谷底。」「受到农药残留阴影的影响,葡萄价格跌至谷底,成交量骤减。」
《漢語大詞典》:公谷(公穀)
《公羊传》《穀梁传》的并称。新唐书·儒学传下·啖助:“ 助 爱《公》《穀》二家,以《左氏》解义多谬,其书乃出於 孔氏 门人。” 宋 无名氏 《梅妃传》:“ 汉 兴,尊春秋,诸儒持《公》《穀》角胜负,左传独隐而不宣,最后乃出。” 清 黄遵宪 《答陈士业论孔子生卒书》:“《公》《穀》两家之説,岂能尽抹诸家乎?”
《漢語大詞典》:中谷
(1).谷中。《诗·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毛 传:“中谷,谷中也。”文选·成公绥〈啸赋〉:“ 飞廉 鼓於幽隧,猛虎应於中谷。” 吕向 注:“中谷,谓谷中也。” 唐 李乂 《奉和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曳履迎中谷,鸣丝出后堂。”
(2).传说中的谷名。山海经·南山经:“﹝ 令丘之山 ﹞其南有谷焉,曰 中谷 ,条风自是出。”
分類:谷中谷名
《國語辭典》:九谷(九穀)  拼音:jiǔ gǔ
古代九种主要的农作物。所指各异,通常指稷、秫、黍、稻、麻、大豆、小豆、大麦、小麦。后用以泛指各种农作物。晋。束晰〈补亡〉诗六首之三:「靡田不殖,九谷斯茂。」《宋史。卷一六五。职官志五》:「仓二十有五,掌九谷廪藏之事。」
《國語辭典》:斜谷  拼音:yé gǔ
终南山的山谷。在陕西省褒城县东北境内。
《漢語大詞典》:昌谷
唐 诗人 李贺 别号。 李 居 昌谷 (今 河南省 宜阳县 西),故称。 金 刘迎 《再次徐梦弼以诗求芦菔来韵》:“ 昌谷 呕时须, 文园 渴尝待。” 林纾 《〈金粟诗龛集〉序》:“先生初师 青莲 ,间出以 昌谷 之凄艳。”
《骈字类编》:绣谷(绣谷)
明一统志绣谷山在靖安县北五里一名幽谷山有瀑布与幽谷亭相对
又绣谷在盱眙县普济院南白虎坡其石岩多花木春日如锦绣又有绣谷亭在旧崇福寺凡五亭曰托根曰竹庄曰香雪曰杏村因其有梅竹荼蘼红杏而榜之也西苏轼诗绣谷只应花自朵镜潭长与月相磨 陆游 园诗半掩朱门藓径斜翠屏绣谷忽谽谺瀑惠洪清修寺诗湘山也学庐山好落 声飞绣谷风
《漢語大詞典》:郑谷(鄭谷)
汉 郑子真 隐居 谷口 。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后以“郑谷”泛指隐居地。 唐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诗:“自是 秦 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仇兆鳌 注:“《扬子法言》:‘ 谷口 郑子真 ,耕於巖石之下,名震京师。’” 唐 黄滔 《祭先外舅文》:“实期归钓严滩,终栖郑谷。户外山碧,樽中酒緑。”
分類:隐居谷口
《漢語大詞典》:愚谷
(1).见“ 愚公谷 ”。
(2).借指隐者。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序》:“若非隐沦之愚谷,是谓 高阳 之狂生者也。”
分類:隐者
《國語辭典》:愚公谷  拼音:yú gōng gǔ
1.地名。位于山东省临淄县西。相传谷中老人因知狱讼不公,听任少年持去所买小马,傍邻以为愚,遂取谷名为愚公谷。
2.比喻归隐的地方。唐。王维 愚公谷诗三首之三:「借问愚公谷,与君聊一寻。」
《漢語大詞典》:退谷
山谷名。在今 湖北 武昌 西 樊山 、 郎亭山 之间。 唐 孟士源 曾与 元结 同隐于此,名之曰“退谷”。 结 为作《退谷铭》,并序曰:“ 抔湖 西南是 退谷 ……时 士源 以 漫叟 退修耕钓,爱游此谷,遂命曰‘退谷’。 元子 作铭以显 士源 之意。”后以“退谷”代指退老、归隐之处。 清 钱谦益 《王二溟布政谢事家居八十如少壮听歌度曲累夕不倦奉赠》诗之一:“《三休记》向 中条 勒,《四漫诗》留 退谷 刊。” 清 吴伟业 《将至京师寄当事诸老》诗之二:“一自弓旌来 退谷 ,苦将行李累衰亲。”弓旌,征聘隐者之礼。
《高级汉语词典》:谷日
吉日;良辰
《國語辭典》:谷日(穀日)  拼音:gǔ rì
1.阴历正月初八,称为「谷日」。
2.吉日。
分類:吉日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