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播谪(播謫)
降职远迁。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 白贞甫 ﹞意气高迈,论思雅飭,慨然有 孔北海 之风。违时播謫者一十六年,竟沦於一郎,悲夫!”
分類:降职
《漢語大詞典》:参谪(參謫)
弹劾贬谪。镜花缘第六回:“ 百花仙子 道:‘小仙身获重谴,今被参謫,固罪所应得。’”
分類:弹劾贬谪
《漢語大詞典》:逋谪(逋讁)
指流配谪放。《梁书·武帝纪中》:“自今逋讁之家,及罪应质作,若年有老小,可停将送。”
分類:流配谪放
《漢語大詞典》:诘谪(詰謫)
审讯和罚罪。《宋书·王弘传》:“同伍犯法,无士人不罪之科,然每至詰謫,輒有请诉。”
分類:审讯罚罪
《漢語大詞典》:谪治(謫治)
惩罚。《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此儿多口过,不謫治,怕败坏了天地间事。”
分類:惩罚
《高级汉语词典》:谪疑
指摘怀疑
《漢語大詞典》:谪校(謫校)
被贬谪的军校。 清 侯方域 《宁南侯传》:“ 良玉 自起謫校至总兵,首尾仅岁餘,年三十二。”
分類:贬谪军校
《漢語大詞典》:谪配(謫配)
贬谪发配。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遂謫配 恭陵 ,復令过 陕 赴 洛 。”
分類:贬谪发配
《漢語大詞典》:谪骂(謫駡)
责骂。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这时候, 荷香 的娘、新娘子,还有几个农妇,走来围住 丁老九 ,你一句她一句的交口谪骂。”
分類:责骂
《漢語大詞典》:谪调(謫調)
指古代官吏的贬谪与选调。 明 归有光 《送吴祠部之官留都序》:“虽然,今天下治平,庶政颇号严切,惟独銓部之謫调,犹持大体。”
《漢語大詞典》:袒谪(袒謫)
露出皮肉挨打。 汉 王充 论衡·自纪:“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謫,或以书丑得鞭。”
《漢語大詞典》:讨谪(討讁)
谓寻究其过失而谴责之。后汉书·王符传:“其指訐时短,讨讁物情,足以观见当时风政。”
《漢語大詞典》:训谪(訓讁)
犹训罚。 宋 苏轼 《赐皇伯祖宗晟辞免起复恩命不许诏》:“奬察其贤能,训讁其骄惰。”
《漢語大詞典》:蚩谪(蚩謫)
嗤笑谴责。蚩,通“ 嗤 ”。 李商隐 《骄儿诗》“无肉畏蚤虱” 清 冯浩 笺注:“‘畏蚤蝨’,喻畏人蚩謫也。”
分類:嗤笑谴责
《漢語大詞典》:七科谪(七科讁)
见“ 七科适 ”。
《漢語大詞典》:七科适(七科適)
亦作“七科謫”。 西汉 战时征派到边疆去服兵役的七种人。史记·大宛列传:“益发戍甲卒十八万, 酒泉 、 张掖 北,置 居延 、 休屠 以卫 酒泉 ,而发天下七科适,及载糒给贰师。” 张守节 正义引 张晏 曰:“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壻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籍七:凡七科。”汉书·武帝纪:“发天下七科讁及勇敢士,遣贰师将军 李广利 将六万骑、步兵七万人出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