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流谪(流謫)
古代把官吏调到边远地方降职使用。 郭沫若 《东风集·题海口东坡祠》:“ 东坡 流謫曾来此,朝夕常思返 蜀山 。”
《漢語大詞典》:谪逐(謫逐)
贬谪放逐。
《漢語大詞典》:谪归(謫歸)
因罪革职回乡。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王公家书:“但云道路喧传,高皇主使,语不及他。拜杖謫归。”
分類:革职回乡
《漢語大詞典》:谪限(謫限)
古代迷信认为神仙因罪谪降人间有一定期限,谓之“謫限”。期限一满;即可重返仙界。 宋 钱愐 《钱氏私志·明节刘后》:“謫限已尽,不得少留,寃痛之情,言不能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妾与夫人,俱隶仙籍,偶以罪过謫人间。夫人已復旧位,妾謫限未满。” 清 陈文述 《题〈疏香阁遗集〉后》:“綺语也知关謫限,兰因无那种愁恨。”参见“ 謫降 ”。
《國語辭典》:谪降(謫降)  拼音:zhé jiàng
1.官吏因罪降职。宋。王巩〈甲申杂记〉:「将引用岭南谪降人,元祐人同力为之。」
2.仙人堕落人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若非仙官谪降,便是古德转生。」
《漢語大詞典》:过谪(過謫)
亦作“ 过适 ”。 责备;怪罪。逸周书·酆保:“呜呼!王孙其尊,天下适无,见过过适,无好自益,以明而迹。” 王念孙 读书杂志·逸周书一:“此文本作‘无见过适,无好自益,以明而迹。’三句各四字,而以适、益、迹为韵。适读为謫,无见过謫者,无见责於人也。” 清 陈确 《答沈朗思书》:“仁兄至不惜以身示教,谓但见己之不修,未觉人之过謫,善甚,善甚。”
分類:责备怪罪
《漢語大詞典》:谪落(謫落)
指神仙因罪过被贬落人世。 清 洪升 《长生殿·冥追》:“你本是 蓬莱仙子 ,因微过謫落凡尘。”《花月痕》第七回:“此係 石曼卿 芙蓉城 里手植,数应謫落人间。”参见“ 謫降 ”。
《國語辭典》:谪降(謫降)  拼音:zhé jiàng
1.官吏因罪降职。宋。王巩〈甲申杂记〉:「将引用岭南谪降人,元祐人同力为之。」
2.仙人堕落人间。《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若非仙官谪降,便是古德转生。」
《漢語大詞典》:谪弃(謫棄)
犹谪置。 唐 柳宗元 《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謫弃殊隐沦,登陟非远效。” 唐 元稹 《诲侄等书》:“盖以往岁忝职諫官,不忍小见,妄干朝听,謫弃 河 南,泣血西归,生死无告。”
《漢語大詞典》:谪掾(謫掾)
古代被贬谪流放的属官。 唐 沈亚之 《谪掾江斋记》:“謫掾 沈亚之 ,廨居负江,方苇为墙止於隄防之下。”
《漢語大詞典》:谪过(謫過)
因罪过而被贬谪。 汉 刘向 新序·善谋下:“ 楚 人拔 滎阳 ,不坚守 敖仓 ,乃引而东,令謫过卒分守 成皋 ,此乃天所以资 汉 。” 唐 柳宗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僕自謫过以来,益少志虑。”
分類:罪过贬谪
《漢語大詞典》:谪斥(謫斥)
贬斥。 清 魏源 《华山诗》之二:“从知此后身,所莅皆謫斥。”
分類:贬斥
《國語辭典》:谪贬(謫貶)  拼音:zhé biǎn
古代官员获罪,降级调职。《初刻拍案惊奇》卷五:「谪贬张镐为扆州司户,即日就行!」
《漢語大詞典》:咎谪(咎讁)
谓政有缺失,天示变异以警戒。讁,变异。《晋书·郭璞传》:“往年岁末,太白蚀月;今在岁始,日有咎讁。”
《漢語大詞典》:祸谪(禍謫)
犹祸适。 唐 柳宗元 《惩咎赋》:“惟罪大而宠厚兮,宜夫重仍乎祸謫。”参见“ 祸适 ”。
《漢語大詞典》:祸适(禍適)
责其罪过;谴责。《诗·商颂·殷武》:“岁事来辟,勿予祸适。” 毛 传:“适,过也。” 郑玄 笺:“勿罪过,与之祸适。”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下:“祸读为过,广雅曰:‘謫、过,责也。’謫与适通。勿予过謫,言不施谴责也……祸与过古字通。荀子·成相篇説刑曰:‘罪祸有律,莫得轻重。’即罪过字。汉书·公孙宏传:‘诸常与 宏 有隙,虽阳与善,后竟报其过。’史记过作祸。”
分類:罪过谴责
《韵府拾遗 陌韵》:始谪(始谪)
唐书刘禹锡传禹锡作玄都观看花君子诗讥忿当路出为播州刺史入为主客郎中复作游玄都观诗且言始谪十年还京师道士植桃其盛若霞又十四年过之无复一存惟兔丝燕麦动摇春风耳
《漢語大詞典》:阴谪(陰謫)
犹冥谴。 唐 刘禹锡 《吊张曲江》诗:“良时难久恃,阴謫岂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