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守谦(守謙)
保持谦逊的态度。晋书·张祚传:“先公累执忠节,远宗 吴会 ,持盈守谦,五十餘载。” 明 赵良 《器械赋》:“其取进也每迎前以啟路,其守谦也常处下而翘容。”
《漢語大詞典》:谦下(謙下)
谦逊,屈己待人。庄子·天下:“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宋 陆游 《吏部郎中苏君墓志铭》:“而公色辞愈谦下。”《“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纪下编》:“ 中国 人民之和平谦下,力田自食者,固与一班腐败之官吏不相同。”
分類:谦下谦逊
《漢語大詞典》:嗛嗛
谦逊貌。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於 尧 之克攘,之嗛嗛。” 颜师古 注:“嗛字与谦同。”文选·左思〈魏都赋〉:“亲御监门,嗛嗛同轩。” 李善 注:“周易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嗛,古谦字。”
分類:谦逊
《漢語大詞典》:谦畏(謙畏)
谦逊敬慎。新唐书·吴凑传:“ 凑 才敏鋭,而谦畏自将,帝数顾访,尤见委信。” 宋 陆佃 《谢皇太后表》:“此盖伏遇皇太后陛下,永怀谦畏,暂济艰难。”
分類:谦逊敬慎
《漢語大詞典》:谦柄(謙柄)
易·繫辞下:“谦,德之柄也。”后以“谦柄”指谦逊的德行。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德音王泽润,谦柄斗杓撝。” 宋 王安石 《上信州知郡大谏启》:“垂賁尘容,过形谦柄。”
分類:谦逊德行
《國語辭典》:自谦(自謙)  拼音:zì qiān
谦抑自处而不誇耀。《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常自谦无德,每郡国所上,辄抑而不当,故史官罕得记焉。」
《漢語大詞典》:恭逊(恭遜)
恭敬谦逊。管子·小称:“修恭逊、敬爱、辞让、除怨、无争以相逆也,则不失於人矣。”新唐书·韩弘传:“子 公武 ……性恭逊,不以富贵自处。” 宋 曾巩 《库门员外郎知临江军范君墓志铭》:“为人恭逊质俭,能自修飭。” 明 归有光 《江西右布政使致仕雍里顾公权厝志》:“公为人敦重……孝友恭逊。”
分類:恭敬谦逊
《漢語大詞典》:逊言(遜言)
(1).言语谦逊恭顺。后汉书·胡广传:“﹝ 胡广 ﹞性温柔谨素,常逊言恭色。” 唐 陈子昂 《唐衡水监丞李府君墓志铭》:“逊言遁时,不显於仕。”
(2).巧言;假托之言。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八:“帝以媪前倨后恭詰之,曰:‘公贵不可言也。’……帝曰:‘老嫗逊言,惧吾辱耳。’” 陶成章 《浙案纪略·马宗汉传》:“ 马宗汉 半道为虏所得,繫狱五十日,穷问党与,考掠楚毒, 宗汉 假为逊言抵谰,卒不得一人名。”
《漢語大詞典》:冲厚(沖厚)
(1).谦逊宽厚。新唐书·杨恭仁传:“ 恭仁 性冲厚,以礼自闲卫,未尝与物忤。”
(2).深厚。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 玉田 《迈陂塘》……沉鬱以清超出之,飘飘有凌云之志,冲厚虽不及 碧山 ,然自出 草窗 、 西麓 上。”
《漢語大詞典》:谦牧(謙牧)
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后以“谦牧”指谦逊自处。 宋 洪适 《答谢将仕投贽状》:“辱谦牧以光临,賁牋函而下问。”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原道中:“ 子 所雅言,执礼,所谓明先王之道以导之也,非夫子推尊先王,意存谦牧而不自作也。”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三章:“君子心存谦牧,不为溢美、溢恶之言,而有回护原情,自责商量等口吻。”
分類:谦逊自处
《漢語大詞典》:谦敬(謙敬)
谦逊恭敬。后汉书·伏湛传:“ 晨 谦敬博爱,好学尤篤。”南史·到沆传:“ 沆 为人谦敬,口不论人短。” 徐秋英 《公文语言三戒》:“给平级单位的用语要谦敬温和。”
《漢語大詞典》:谦顺(謙順)
谦逊恭顺。《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若淑媛谦顺之人,则能依义以篤好,崇恩以结援。”晋书·杨骏传:“公以外戚,居 伊 霍 之重,握大权,辅弱主,当仰思古人至公至诚谦顺之道。”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曾思懿 :(更谦顺)您现在觉着好一点了吧。”
分類:谦逊恭顺
《国语辞典》:太谦(太谦)  拼音:tài qiān
过于谦逊。如:「不必太谦,这是你应得的酬劳。」
《漢語大詞典》:谦俭(謙儉)
谦逊俭约。汉书·张延寿传:“ 临 亦谦俭,每登阁殿,常叹曰:‘ 桑 霍 为我戒,岂不厚哉!’”陈书·陆琼传:“ 琼 性谦俭,不自封植。” 宋 欧阳修 《论美人张氏恩宠宜加裁损札子》:“臣窃见自古帝王所宠嬪御,若能谦俭柔善,不求恩泽,则可长保君恩。”
分類:谦逊俭约
《漢語大詞典》:敬逊(敬遜)
敬慎谦逊。汉书·匡衡传:“温恭敬逊,承亲之礼也。”
分類:敬慎谦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