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吃饭别忘了种谷人(吃饭别忘了种谷人)  拼音:chī fàn bié wàng le zhòng gǔ rén
(谚语)比喻饮水思源,莫忘别人恩典。如:「俗话说得好:『吃饭别忘了种谷人。』饮水要思源啊!」
分类:谚语恩典
《国语辞典》:穿鞋的不斗赤脚的(穿鞋的不斗赤脚的)  拼音:chuān xié de bù dòu chì jiǎo de
(谚语)比喻富室不必理会穷汉寻衅找碴。如:「我看这件事就算了吧!穿鞋的不斗赤脚的,他要是情急拚命,麻烦可就大了。」
《国语辞典》:打狗也要看主人面  拼音:dǎ gǒu yě yào kàn zhǔ rén miàn
(谚语)打狗时应顾虑到狗主人是谁。比喻责罚他人时,要顾及其上属或相关者的情面。如:「打狗也要看主人面,即使他做错了,我们也该看在主管的面子上,原谅他吧!」
《国语辞典》: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拼音:bìng cóng kǒu rù,huò cóng kǒu chū
(谚语)疾病是由饮食不慎所引起,灾祸是因语言失妥而致。《太平御览。卷三六七。人事部。口》:「情莫多妄,口莫多言。蚁孔溃河,溜穴倾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国语辞典》:拨火又长,拄门又短(拨火又长,拄门又短)  拼音:bō huǒ yòu cháng,zhǔ mén yòu duǎn
(谚语)指棍棒用来拨火嫌长,用来拄门嫌短。比喻不成材料。也作「种火又长,拄门又短」。
《国语辞典》:不登高山,不显平地(不登高山,不显平地)  拼音:bù dēng gāo shān,bù xiǎn píng dì
(谚语)比喻只有经过对照比较,才能更看清事物的真相。如:「不登高山,不显平地。遭受过苦难的人,才知道幸福的可贵!」
《国语辞典》:不乾不净,吃了没病(不乾不净,吃了没病)  拼音:bù gān bù jìng,chī le méi bìng
(谚语)形容人不注重卫生,只要马马虎虎即可。如:「『不乾不净,吃了没病』,这是必须要纠正的错误观念。」
《国语辞典》: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拼音:bīng mǎ bù dòng,liáng cǎo xiān xíng
(谚语)比喻做事情要先有计画和准备。《南皮县志。卷四。风土志下。歌谣》:「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年年防歉,夜夜防贼。」也作「三军未发,粮草先行」。
《国语辞典》: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拼音:bù pà yī wàn,jiù pà wàn yī
(谚语)事前做好防范,以免意外发生。如:「台风季节到了,应事先做好防台工作,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国语辞典》: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拼音:bù qiú yǒu gōng,dàn qiú wú guò
(谚语)不要求奖赏,只要求不犯过错。指人办事时消极保守以求自保的态度。《中国现在记》第二回:「干得好,人家居功,干得不好,我一个人的不是,……现在的情形,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国语辞典》: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拼音:bù rú yì shì,shí cháng bā jiǔ
(谚语)不顺心、不高兴的事时常发生。如:「常言道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对于这件事,你又何必在意!」
《国语辞典》: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拼音:bù rù hǔ xuè,bù dé hǔ zǐ
(谚语)不深入险境,就不能有斩获。《后汉书。卷四七。班梁列传。班超》:「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周书。卷四三。列传。韦祐》:「古人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安危之事,未可预量。纵为国殒身,亦非所恨。」也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国语辞典》:不入兽穴,安得兽子(不入兽穴,安得兽子)  拼音:bù rù shòu xuè,ān dé shòu zǐ
(谚语)不深入险境,就不能有斩获。《周书。卷二五。列传。李贤》:「古人有言:『不入兽穴,安得兽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济。」也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国语辞典》:不说不笑,不打不叫(不说不笑,不打不叫)  拼音:bù shuō bù xiào,bù dǎ bù jiào
(谚语)不说出来不会令人发笑;不打人不会令人喊叫。《醒世恒言。卷二三。金海陵纵欲亡身》:「夫人且莫恼怒,待小妮子悄悄地说出来,闻夫人一场好笑。俗语云:『不说不笑,不打不叫。』只怕小妮子说出来,夫人又笑又叫。」
《国语辞典》:不怕县官,只怕现管(不怕县官,只怕现管)  拼音:bù pà xiàn guān,zhǐ pà xiàn guǎn
(谚语)喻直接受人管辖,无可奈何,只得听命于人。参见「不怕官,只怕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