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拼音:tiān xià wú bù shì de fù mǔ
(谚语)指所有父母对子女的用心,都是出于善意,教导不会有错。如:「虽然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但是亲子间还是以多沟通为上策。」也作「天下无不是底父母」。
《国语辞典》:偷来的锣鼓打不得(偷来的锣鼓打不得)  拼音:tōu lái de luó gǔ dǎ bù dé
(谚语)比喻做贼心虚或暗地里做的事不能张扬开来。也作「偷的锣儿敲不得」。
《国语辞典》:偷嘴的猫儿性不改(偷嘴的猫儿性不改)  拼音:tōu zuǐ de māo ér xìng bù gǎi
(谚语)比喻积重难返,本性难移。如:「俗话说:『偷嘴的猫儿性不改』。像他这种人想要改过迁善还真难呢!」也作「偷食猫儿性不改」。
《国语辞典》:天不著风儿晴不的(天不著风儿晴不的)  拼音:tiān bù zhuó fēng ér qíng bù de
(谚语)意指有一种人不说谎不能成事。常与「人不著谎儿成不的」并用。《金瓶梅》第七二回:「天不著风儿晴不的,人不著谎儿成不的。他不整撺瞒著,你家肯要他?」
《国语辞典》:人是衣裳,马是鞍(人是衣裳,马是鞍)  拼音:rén shì yī shang,mǎ shì ān
(谚语)比喻打扮装饰的重要。如:「真是『人是衣裳,马是鞍』。瞧她梳洗打扮后,愈显得清新俏丽了。」
《国语辞典》:三人抬不过个理字(三人抬不过个理字)  拼音:sān rén tái bù guò ge lǐ zì
(谚语)人再多,也讲不过一个「理」字。《程乙本红楼梦》第六五回:「二姐笑道:『可是撒谎,这么一个夜叉,怎么反怕屋里的人呢?』兴儿道:『就是俗语说的:「三人抬不过个理字」去了。』」
分类:谚语不过
《国语辞典》:三十年风水轮流转(三十年风水轮流转)  拼音:sān shí nián fēng shuǐ lún liú zhuàn
(谚语)随著时间的推移,风水有所变化,人的吉凶祸福、成败兴衰也随之改变。如:「常言道:『三十年风水轮流转。』我看,小王一家是时来运转,要兴旺啰!」
《国语辞典》:上天不生无禄之人(上天不生无禄之人)  拼音:shàng tiān bù shēng wú lù zhī rén
(谚语)比喻人生于世,总有生存下去的办法。《官话指南。卷一。应对须知》:「照你这么说,咱们俩岂不饿死了么?究竟上天不生无禄的人,等慢慢再打算就是了。」
《国语辞典》:十八的姑娘一朵花  拼音:shí bā de gū niáng yī duǒ huā
(谚语)形容年轻貌美的姑娘,像花朵般娇艳迷人。如:「你没听人说过:『十八的姑娘一朵花』,不用怎么打扮也迷人啦!」
《国语辞典》:十个明星当不的月(十个明星当不的月)  拼音:shí ge míng xīng dāng bù de yuè
(谚语)星星再多也只是月亮的附属而已。比喻既然不是正主儿,再多的陪角也只是陪衬而已,不会受重视的。《金瓶梅》第四○回:「难得你明日另养出来,随他多少,十个明星当不的月!」
《国语辞典》:十个指头咬著都痛(十个指头咬著都痛)  拼音:shí ge zhǐ tou yǎo zhe dōu tòng
(谚语)比喻对至亲的晚辈一视同仁,同等爱惜。《金瓶梅》第七回:「死了的也是侄儿,活著的也是侄儿,十个指头咬著都痛!」
《国语辞典》: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拼音:shòu sǐ de luò tuó bǐ mǎ dà
(谚语)比喻有钱人家纵使变穷了,还是比本来就穷的人家有钱。《红楼梦》第六回:「嗳!我也是知道艰难的!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么,你老拔根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国语辞典》:一竿子打翻一条船(一竿子打翻一条船)  拼音:yī gān zi dǎ fān yī tiáo chuán
(谚语)比喻全部否定。如:「做评论时,要客观公正,千万不要一竿子打翻一条船!」
分类:谚语否定
《国语辞典》:一个萝卜一个坑儿(一个萝卜一个坑儿)  拼音:yī ge luó bo yī ge kēng ér
1.比喻做事认真踏实、实实在在。如:「他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儿的人,不至于有什么闪失。」
2.比喻固执一说,不知融通。如:「诗是神来兴到的创作,不可一个萝卜一个坑儿的考据。」
3.(谚语)比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或该得的一份。如:「文具的数量算得刚刚好,一个萝卜一个坑儿,别多拿。」
《国语辞典》:一身做不得两件事(一身做不得两件事)  拼音:yī shēn zuò bù dé liǎng jiàn shì
(谚语)比喻一心不能二用。《英烈传》第四九回:「古来说得好,『一身做不得两件事,一时丢不得两条心。』那五太子没了心思,刀法渐渐的乱了」
分类:谚语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