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规谟
谠谋
议革
访议
询议
雅谟
谋约
问谏
议弄
讲谟
询谋咨度
《漢語大詞典》:规谟(規謨)
亦作“ 规謩 ”。
(1).法则。南齐书·陈显达传:“规謨肃举,期寄兼深,见可知难,无损威略。”《文选·陆倕〈石阙铭〉》:“歷代规謩,前王典故,莫不芟夷翦截,允执厥中。” 李周翰 注:“规,法;謩,则也。”
(2).规划谋议。晋书·石勒载记下:“﹝ 张宾 ﹞乃提剑军门,大呼请见。 勒 亦未之奇也。后渐进规謨,乃异之,引为谋主。机不虚发,算无遗策,成 勒 之基业,皆 宾 之勋也。”
《漢語大詞典》:谠谋(讜謀)
正直的谋议。
分類:正直谋议
《漢語大詞典》:议革(議革)
谋议革除、裁撤。 明 马从聘 《议举营田疏》:“俟数年之后,屯田就绪,议留议革,悉听圣裁,无所不可。” 明 郑钦 《条陈六事疏》:“先固财絀民穷,议革冗员,以省麋费。”
分類:谋议革除
《漢語大詞典》:访议(訪議)
(1).咨询,谋议。 汉 贾谊 新书·官人:“知足以为礲礪,行足以为辅助,仁足以访议。” 唐 韩愈 《复仇状》:“今陛下垂意典章,思立定制,惜有司之守,怜孝子之心,示不自专,访议羣下。”
(2).依据义理。访,通“ 放 ”;议,通“ 义 ”。战国策·赵策二:“诗云:‘服难以勇,治乱以知,事之计也。立傅以行,教少以学,义之经也。循计之事,失而不累;访议之行,穷而不忧。’” 吴师道 补正:“‘访义’,又疑‘放义’,谓放於义也。” 诸祖耿 汇考:“ 吴师道 又疑访议当作放义,与循计句并承上文而言,於义亦得。”一说,义为征询意见。 吴师道 补正:“循计谋之事,虽有故失而无累。访谋议之行,虽有穷急而不忧。”
《漢語大詞典》:询议(詢議)
咨询和谋议。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公等国之爪牙,心如铁石。欲同戮力,以除国难。公家之利,见则须为,俾其无猜,期于报効,所以询议,择善行之。”
《漢語大詞典》:雅谟(雅謨)
(1).雅正的谋议。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议对:“治体高秉,雅謨远播。” 詹鍈 义证:“‘雅謨’,雅正的谋议。”
(2).指。泛指古代文献。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李梦阳》:“《王廷相家藏集》:割正於 六朝 ,执符於雅謨,参变於诸子。”
《漢語大詞典》:谋约(謀約)
(1).犹谋议,筹划。战国策·齐策五:“故曰 卫鞅 之始与 秦王 计也,谋约不下席,言於尊俎之间。”
(2).盟约。后汉书·冯异传:“初, 軼 与 光武 首结谋约,加相亲爱。”
《漢語大詞典》:问谏(問諫)
谓参与谋议。 汉 贾谊 新书·大政下:“官驾百乘而食食千人,近侧者不足以问諫,而由朝假不足以考度,故政谓此国无人也。”
《漢語大詞典》:议弄(議弄)
谋议侮弄。《后汉书·翟酺传》:“昔 竇 邓 之宠,倾动四方,兼官重紱,盈金积货,至使议弄神器,改更社稷。”
分類:谋议侮弄
《漢語大詞典》:讲谟(講謨)
谓谋议政事。 宋 张载 《庆州大顺城记》:“讲謨于朝,讲士于野,鍖刑斧诛,选付能者。”
《漢語大詞典》:询谋咨度(詢謀諮度)
咨询谋议,商量研究。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九:“但 海 ( 海瑞 )性既偏执,又不能询谋諮度,喜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