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器谋(器謀)
才能与谋略。新唐书·嗣曹王皋传:“﹝ 皋 ﹞大令将吏曰:‘有功未申与怀器谋不发者,皆自言。’”
《漢語大詞典》:略术(略術)
谋略道术。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而后因杂搢绅先生之略术,使获燿日月之末光絶炎,以展寀错事。”
分類:谋略道术
《漢語大詞典》:谟言(謨言)
可奉为圭臬的谋略之言。 唐 柳宗元 《闵生赋》:“ 仲尼 之不惑兮,有垂训之謨言。” 唐 柳宗元 《吊屈原文》:“谓謨言之怪诞兮,反寘瑱而远违。”
分類:谋略
《漢語大詞典》:武猷
军事谋略。 明 方孝孺 《春秋诸君子赞·季梁》:“文謨武猷,屹如金汤。”
分類:军事谋略
《漢語大詞典》:武算
用兵的谋略。《南史·梁纪下·元帝》:“加以英威茂略,雄图武算,指麾则 丹浦 不战,顾眄则 阪泉 自荡。”
分類:用兵谋略
《國語辭典》:玄策  拼音:xuán cè
神妙的计策。《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纳玄策于圣德,宣太平于中区。」
分類:神妙谋略
《漢語大詞典》:硕谋(碩謀)
远大的谋略。 唐 于邵 《送前凤翔杨司马赴节度序》:“宏略泉深,硕谋云蓄。”
分類:远大谋略
《漢語大詞典》:硕策(碩策)
远大的谋略。 宋 曾巩 《边将》诗:“当今 羌 夷久猖獗,兵如疽痈理须决。堂堂诸公把旄鉞,硕策神韜困羈紲。”
分類:远大谋略
《漢語大詞典》:鱼钤(魚鈐)
借指武略。鱼,鱼符;钤,韬钤,军事谋略。 唐 王勃 《七夕赋》:“启鱼鈐而分帝术,授虹璧而控神州。” 唐 苏颋 《授韦希仲宗正卿制》:“宜輟鱼鈐之委,敍於麟族之盟。”
《漢語大詞典》:七庙略(七廟略)
犹庙略。指安邦定国的重大谋略。 南朝 梁 庾肩吾 《乱后行经吴御亭》诗:“方凭七庙略,誓雪五陵冤。”参见“ 七庙 ”。
《國語辭典》:七庙(七廟)  拼音:qī miào
1.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庙的总称。为帝王祀奉祖先之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晋帝司马炎,追谥司马懿为宣帝,伯父司马师为景帝,父司马昭为文帝,立七庙以光祖宗。」
2.王朝。《文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漢語大詞典》:目图(目圖)
眼前的计划谋略。 清 魏源 《圣武纪》卷七:“后患不得不虞,则目图不得不亟。”
《漢語大詞典》:荩谋(藎謀)
谓竭忠尽善的谋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苏报〉鼓吹革命清方档案》:“窃维宫保宪持论至周,藎谋宏远。”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承示 徐锡麟 拏获后,宜严究同党,以免死后株连无辜:藎谋周至,自係正办。”
分類:尽善谋略
《漢語大詞典》:武议(武議)
谓军事上的谋略、决策。尉缭子·武议:“﹝ 太公望 ﹞及遇 文王 ,则提三万之众,一战而天下定,非武议安得此合也?”
《漢語大詞典》:术谋(術謀)
讲求权术谋略。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接识:“术谋之人以思謨为度,故能成策略之奇。”
《漢語大詞典》:演略
施展谋略。《三国志·蜀志·郤正传》:“辩者驰説,智者应机,谋夫演略,武士奋威。”
分類:施展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