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54,分77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调变
意调
江调
寒调
搬调
道调
调敛
提调
吴调
马调
言调
调行
弓调
排调
排调
《国语辞典》:调变(调变)  拼音:tiáo biàn
1.调变是将一个或多个周期性的载波混入想传送的讯号的一种技术,常用于无线电波的传播与通讯。调变有类比调变、数位调变两种方式,如类比调变有调幅、调频与调相三种。
2.在资讯网路中常将数位讯号转换成类比讯号的过程称为调变。
《漢語大詞典》:意调(意調)
犹意境。 明 胡应麟 诗薮·元:“ 元 题画五言小诗……皆颇天趣。然意调浅促,句格未超。”
分類:意境
《漢語大詞典》:江调(江調)
犹江歌。 唐 孟郊 《与王二十一员外涯游枋口柳溪》诗:“江调摆衰俗, 洛 风远尘泥。” 唐 孟郊 《奉报翰林张舍人见遗之诗》:“江调乐之远,溪謡生徒新。”参见“ 江謳 ”。
《漢語大詞典》:江讴(江謳)
旧指 江 浙 一带的民间歌曲。 唐 王勃 《采莲曲》:“叶屿花潭极望平, 江 謳 越 吹相思苦。”
分類:民间歌曲
《骈字类编》:寒调(寒调)
唐 陆龟蒙 寒夜文宴得惊字 各将寒调触诗情,旋见微澌入砚生。
《國語辭典》:搬调(搬調)  拼音:bān tiáo
调唆,挑弄是非。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这厮搬调咱老母收留你,自药死亲爹,待要諕吓谁?」元。无名氏《渔樵记》第四折:「索怎生则搬调的个文君女嫌贫贱,我则问你逼相如索了休。」也作「般调」。
《國語辭典》:道调(道調)  拼音:dào diào
1.乐曲名。为唐代的宫廷音乐,与道教典礼或内容有关的乐曲。也称为「道曲」。
2.唐代燕乐二十八调中,七宫的一种。也称为「道调宫」。
《漢語大詞典》:调敛(調斂)
赋税。旧唐书·职官志二:“﹝刑部比部﹞郎中、员外郎之职,掌勾诸司百僚俸料、公廨、赃赎、调敛、徒役、课程、逋悬数物,周知内外之经费,而总勾之。”
分類:赋税
《國語辭典》:提调(提調)  拼音:tí diào
1.管理调度。《水浒传》第一六回:「这也容易,我叫他三个都听你提调便了。」
2.管理机构内一切杂务的官员。
3.负责指挥调度的人。如:「总提调」。
《漢語大詞典》:吴调(吴調)
吴 歌的曲调。其声多缠绵哀怨。 唐 元稹 《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诗:“后人写出《乌啼引》, 吴 调哀弦声楚楚。”
《國語辭典》:马调(馬調)  拼音:mǎ diào
一种苏州弹词唱腔流派。为清同治年间马如飞所创。其腔调质朴、爽利,韵味深长,可大段叙事,一气呵成,而叠句式的唱腔亦为其特色之一。对后来弹词唱腔的发展影响很大,不少流派的唱腔即从其衍变而成。
分類:同治唱腔
《國語辭典》:马吊(馬吊)  拼音:mǎ diào
一种赌具。共四十张,分十万贯、万贯、索子、文钱四门。因其局有四门,如马之有四足,故称为「马吊」。现在的纸牌类、麻雀牌或即由此演化。也作「马吊」。
《漢語大詞典》:言调(言調)
言辞合适。《孔子家语·入官》:“言调説和,则民不变。” 王肃 注:“调,适也。言适於事,説和於民,则不变。”
指说话。 萧红 《生死场》四:“只留下妇人们在一起,她们言调更无边际了!”
《漢語大詞典》:调行(調行)
修养操行。 汉 王充 论衡·自纪:“夫养实者不育华,调行者不饰辞。”
分類:修养操行
《骈字类编》:弓调(弓调)
唐 姚合 穷边词二首 其二 箭利弓调四镇兵,蕃人不敢近东行。
《國語辭典》:排调(排調)  拼音:pái diào
消遣、消磨。明。陆世廉《西台记》第四出:「逞干戈,何时了。铁心肠,空排调。」
《國語辭典》:排调(排調)  拼音:pái tiáo
嘲笑戏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有〈排调篇〉,多收嘲戏调笑之词。
分類:戏弄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