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黄金屋)  拼音:shū zhōng zì yǒu huáng jīn wū
古代劝人读书,以为只要书读得好,富贵利禄自然到来。《常语寻源。卷下。书中自有黄金屋》引宋。真宗〈劝学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必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明。高明《琵琶记。伯喈牛宅结亲》:「男儿有书须勤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也自有千钟粟。」
《国语辞典》: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  拼音:shú dú wáng shú hé,bù rú lín zhèng duō
(谚语)比喻实际的临床经验比熟读书籍来得确切真实。《儒林外史》第三一回:「『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不瞒太爷说,晚生在江湖上胡闹,不曾读过甚么医书,却是看的症不少。」
《国语辞典》: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拼音:wàn bān jiē xià pǐn,wéi yǒu dú shū gāo
(谚语)各行各业均属下等,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二折:「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国语辞典》:行吟坐咏(行吟坐咏)  拼音:xíng yín zuò yǒng
行坐之间皆在吟咏,形容时时刻刻皆在读书。《南史。卷七○。循吏传。郭祖深传》:「陛下昔岁尚学,置立五馆,行吟坐咏,诵声溢境。」
《国语辞典》:秀才造反  拼音:xiù cái zào fǎn
(谚语)讥讽读书人只懂得读书,不会做事。《文明小史》第六回:「其时幕府里也有个把懂事的人,就劝傅知府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无论他们有没有这回事,可以不必理他;就是实有其事,且派个人去查一查。」
《国语辞典》:枕经藉史(枕经藉史)  拼音:zhèn jīng jiè shǐ
头枕经书,身靠史书。形容酷爱读书,与书为友。《文选。班固。答宾戏》:「徒乐枕经藉书,纡体衡门,上无所蒂,下无所根。」
《国语辞典》:照萤映雪(照萤映雪)  拼音:zhào yíng yìng xuě
比喻在艰困的环境中勤奋读书。参见「映雪囊萤」条。《梁书。卷三三。王僧孺传》:「至乃照萤映雪,编蒲缉柳,先言往行,人物雅俗,甘泉遗仪,南宫故事,画地成图,抵掌可述。」
《国语辞典》:映月读书(映月读书)  拼音:yìng yuè dú shū
南齐江泌晚上藉著月光读书的故事。典出《南齐书。卷五五。孝义传。江泌传》。后形容勤奋苦读。《宋史。卷三四三。陆佃传》:「居贫苦学,夜无灯,映月光读书。」
《国语辞典》:陈贞慧(陈贞慧)  拼音:chén zhēn huì
人名。(西元1604~1656)字定生,明宜兴人。读书砥行,倾家财以交天下士,与冒襄、侯方域、方以智称为四公子。福王时,马士英、阮大铖等秉政,乃构陷贞慧等,囚之于狱。旋得释。明亡,隐居不出。著有《秋园杂佩》、《八大家文选》等书。
《国语辞典》:条道(条道)  拼音:tiáo dào
条例、准则。元。无名氏〈朝天子。不读书最高〉曲:「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善的人欺,贫的人笑。」
《国语辞典》:工读生(工读生)  拼音:gōng dú shēng
一面读书,一面打工赚钱的学生。如:「公司徵选就读夜间部的工读生,担任询问台的服务工作。」
《国语辞典》:喝洋水  拼音:hē yáng shuǐ
在国外留学、读书。如:「他是个喝洋水的人,新玩意儿比较多。」
《国语辞典》:附读(附读)  拼音:fù dú
1.在古代附入别人家塾读书,称为「附读」。《红楼梦》第七回:「我家却有个家塾,合族中有不能延师的便可入塾读书,子弟们中亦有亲戚在内,可以附读。」也称为「附学」。
2.因特殊原因随班学习而无正式学籍者。如:「他非本校学生,目前为随班附读。」
《国语辞典》:读书三馀(读书三馀)  拼音:dú shū sān yú
适宜读书的三种馀暇。指冬天、夜晚、阴雨天。《三国志。卷一三。魏书。王朗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馀』。或问三馀之意,遇言『冬者岁之馀,夜者日之馀,阴雨者时之馀也』。」
《国语辞典》:读书识字(读书识字)  拼音:dú shū shì zì
常阅读书籍而知晓文字。《红楼梦》第四九回:「那宝琴年轻心热,且本性聪敏,自幼读书识字,今在贾府住了两日,大概人物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