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0,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诸使
加诸
诸彦
诸房
自诸
诸戎
诸水
诸妇
专诸
诸姑
孟诸
诸妄
诸行
诸尘
诸少
《漢語大詞典》:诸使(諸使)
指 唐 以后受朝廷特派负责处理某种政务的官员。 唐 元结 《舂陵行》序:“到官未五十日,承诸使徵求,符牒二百餘封。”新唐书·百官志三:“凡诸使下三院御史内供奉,其班居正臺监察御史之上。”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东西使班·诸使:“《宋朝会要》曰: 唐 制百职皆九寺三监分典, 开元 中,始置诸使,朝廷有詔,则云诸司、诸使以该之。”
《漢語大詞典》:加诸(加諸)
(1).凌驾于。论语·公冶长:“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何晏 集解引 马融 曰:“加,陵也。” 唐 韩愈 《争臣论》:“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而恶訐以为直者。”
(2).诬谤;乱说。 唐 张鷟 游仙窟:“岂敢在外谈説,妄事加诸!”《敦煌变文集·燕子赋》:“雀儿夺宅,今见安居。所被伤损,亦不加诸,目验取实,何得称虚?”旧唐书·宣宗纪:“诬贞良造朋党之名,肆谗构生加诸之衅。”参阅 蒋礼鸿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加诸》
《漢語大詞典》:诸彦(諸彦)
众贤才。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 唐 杜甫 《积草岭》诗:“卜居尚百里,休驾投诸彦。” 宋 王安石 《次杨乐道韵·后殿朝次偶题》:“忽随诸彦登龙尾,尚忆当年应鵠头。”
分類:贤才
《韵府拾遗 阳韵》:诸房(诸房)
元稹诗阮氏诸房无外生
《漢語大詞典》:自诸(自諸)
犹其馀。三国志·蜀志·许靖传:“ 靖 寻循渚岸五千餘里,復遇疾癘,伯母陨命,并及羣从,自诸妻子,一时略尽。”
《漢語大詞典》:诸戎(諸戎)
古代称众少数民族。国语·晋语七:“五年,诸 戎 来请服。”新唐书·吐蕃传上:“其地东与 松 、 茂 、 巂 接,南极 婆罗门 ,西取四镇,北抵 突厥 ,幅圆餘万里, 汉 魏 诸戎所无也。”
分類:少数民族
《漢語大詞典》:诸水(諸水)
(1).各条水流。 唐 李白 《清溪行》:“ 清溪 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2).各样的水。 清 张岱 陶庵梦忆·禊泉:“昔人水辨 淄 澠 ,侈为异事。诸水到口实实易辨,何待 易牙 !”
《漢語大詞典》:诸妇(諸婦)
兄弟之妻的统称。《礼记·昏义》“和於室人” 汉 郑玄 注:“室人,谓女妐、女叔、诸妇也。” 孔颖达 疏:“诸妇,谓娣姒之属。”后汉书·独行传·缪肜:“少孤,兄弟四人,皆同财业。及各娶妻,诸妇遂求分异,又数有鬭争之言。”
分類:兄弟
《國語辭典》:专诸(專諸)  拼音:zhuān zhū
人名。春秋吴堂邑(今江苏省六和县北)人,生卒年不详。曾为吴公子光刺王僚,事成后为僚左右所杀。见《史记。卷八六。刺客传。专诸传》。
《漢語大詞典》:诸姑(諸姑)
父之众姊妹。《诗·邶风·泉水》:“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毛 传:“父之姊妹称姑。”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匡赞》:“父子、母子尚有逼夺,何诸姑所能容?”
分類:诸姑姊妹
《漢語大詞典》:孟诸(孟諸)
亦作“ 孟猪 ”。亦作“ 孟瀦 ”。 古泽薮名。在今 河南 商丘 东北、 虞城 西北。书·禹贡:“导 菏泽 ,被 孟猪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余赐女孟诸之麋。” 杜预 注:“ 孟诸 , 宋 泽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浮 渤澥 ,游 孟诸 。” 张守节 正义:“《周礼·职方氏》:‘ 青州 藪曰 望诸 。’ 郑玄 云:‘ 望诸 , 孟瀦 也。’”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野 ,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去杭十五年复游西湖用欧阳察判韵》:“谁怜寂寞 高常侍 ,老去狂歌忆 孟诸 。” 清 劳伯言 《书愤》诗之二:“石填沧海殊 精卫 ,敌纵邻封作 孟猪 。”
《漢語大詞典》:诸妄(諸妄)
所有,一切。汉书·李广传:“而诸妄校尉已下,材能不及中,以军功取侯者数十人。”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妄犹凡也。”
《漢語大詞典》:诸行(諸行)
各种品行。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凡此诸行,了无一然,而不躋善人之迹者,下人也。”
各个行业。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茶坊:“又有一等专是诸行借工卖伎人会聚行老处,谓之市头。”
《漢語大詞典》:诸尘(諸塵)
佛教语。指色、声、香、味、触五尘。 唐 王建 《原上新居》诗之七:“焚香向居士,无计出诸尘。” 明 高启 《赋永上人纸帐》:“ 剡 藤裁素幬,坐使诸尘隔。”
分類:佛教语
《漢語大詞典》:诸少(諸少)
众年轻子弟。晋书·王羲之传:“门生归,谓 鉴 曰:‘ 王氏 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牀坦腹食,独若不闻。’”
分類:年轻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