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死诸葛吓走生仲达(死諸葛嚇走生仲達)
同“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续记》:“倒是活人在依靠死人的余光,想用‘死 诸葛 吓走生 仲达 ’,我不大佩服这些活家伙。”
《国语辞典》:死诸葛走生仲达(死诸葛走生仲达)  拼音:sǐ zhū gé zǒu shēng zhòng dá
三国蜀国军师诸葛亮善谋略,晚年与司马懿对阵于渭南,病死军中,蜀军密不发丧,悄然退兵。司马懿忌惮诸葛亮而按兵不动。后知晓亮已身亡,欲领兵追赶时已经来不及了。百姓于是传言曰:「死诸葛走生仲达。」见《晋书。卷一。宣帝纪》。后用以比喻聪明的人,略施小计即能镇慑住他人。
《国语辞典》: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拼音:sān ge chòu pí jiàng,shèng guò zhū gé liàng
(谚语)比喻集思广益。如:「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大家努力的想一想,总会想出办法的。」
分类:谚语
《国语辞典》:诸葛亮借东风(诸葛亮借东风)  拼音:zhū gé liàng jiè dōng fēng
(歇后语)神机妙算。三国时吴蜀联合抵禦曹操,诸事皆备,只欠东风,后得诸葛亮神机妙算,借东风以助火攻,终获大胜。见《三国演义》第四九回。如:「老兄这计恰如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国语辞典》:诸葛四郎(诸葛四郎)  拼音:zhū gé sì láng
四、五十年代风行于台湾的漫画人物。由叶宏甲绘制。
《國語辭典》:事后诸葛亮(事後諸葛亮)  拼音:shì hòu zhū gé liàng
事前无意见,事后才高谈阔论的人。如:「那个傢伙总是在事后到处批评,发表高论,只会做事后诸葛亮,实在令人讨厌。」
《漢語大詞典》:三请诸葛亮(三請諸葛亮)
东汉 末, 诸葛亮 隐居 隆中 , 刘备 往访三次,请其佐己。事见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后以“三请诸葛亮”喻再三敦请或请人之难。 柳杞 《好年胜景》:“ 四喜 讲完一段长长的过去,叹息着说:‘请我妈下山,比三请 诸葛亮 还困难咧。’”
《漢語大詞典》: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高。 毛泽东 《组织起来》:“‘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分類:智慧
《漢語大詞典》: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比喻人多智广。“赛过”亦说成“顶个”或“合成一个”
分類: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