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竿摩
(1).谓相逼近。后汉书·董卓传:“ 卓 遂僭拟车服,乘金华青盖,瓜画两轓,时人号‘竿摩车’,言其服饰近天子也。” 李贤 注:“竿摩,谓相逼近也。”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一:“ 卓 乘金盖车,时人号‘竿摩车’,言逼上也。”
(2).干求,请托。竿,通“ 干 ”。 清 方以智 通雅·释诂:“竿摩,犹干劘也。今俗以事干人亦谓相竿摩。” 清 黄宗羲 《张元岵先生墓志铭》:“ 许淮安 同生 初见先生,语之曰:‘为官自居乡始,子其慎诸。’先生由此一生无竿摩郡邑之事。”
《漢語大詞典》:妇谒(婦謁)
谓通过宫廷宠信的女子干求请托。荀子·大略:“ 汤 旱而祷曰:‘……宫室荣与?妇謁盛与?何以不雨至斯极也!’” 杨倞 注:“謁,谓也。妇謁盛,谓妇言是用也。”《公羊传·桓公五年》“大雩者何?旱祭也” 汉 何休 注:“君亲之南郊,以六事谢过自责曰:‘政不一与?民失职与?宫室荣与?妇謁盛与?苞苴行与?谗夫倡与?’”
《国语辞典》:累恳(累恳)  拼音:lèi kěn
有劳,请托别人帮忙的客气话。如:「累恳您,去拿来吧!」也作「累肯」。
《國語辭典》:乩仙  拼音:jī xiān
扶乩时所请的神仙。《儒林外史》第七回:「江西南昌县陈礼,字和甫,素善乩仙神数,曾在汶上县薛家集观音庵内行道。」《红楼梦》第四回:「乩仙批了:死者冯渊与薛蟠原因夙孽相逢,今狭路既遇,原应了结。」也作「箕仙」。
《漢語大詞典》:赇嘱(賕囑)
贿赂请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狱吏悉受賕嘱,日夜搒掠,脛股摧残甚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窦氏:“官以其情幻,拟罪未决。 南 又厚饵 竇 ,哀令休结;官亦受其賕嘱,乃罢。”
分類:贿赂请托
《漢語大詞典》:险谒(險謁)
不正当的请托。语出诗·周南·卷耳序:“《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詖私謁之心。” 孔颖达 疏:“无险詖不正私请用其亲戚之心。”后汉书·皇后纪序:“闺房肃雍,险謁不行也。” 李贤 注:“謁,请也。言能辅佐君子,和顺恭敬,不行私謁。”晋书·庾亮传论:“靡不凭藉宠私,阶缘险謁。”
分類:正当请托
《國語辭典》:打关节(打關節)  拼音:dǎ guān jié
使用不法手段,暗中请托。《水浒传》第五一回:「朱同自央人去知县处打关节,上下替他使用人情。」也作「打通关节」。
《漢語大詞典》:央托
见“ 央託 ”。
《漢語大詞典》:陈托(陳託)
陈请,请托。后汉书·党锢传·杜密:“后 密 去官还家,每謁守令,多所陈託。”
分類:陈请请托
《漢語大詞典》:妻谒(妻謁)
谓妻子受贿为人请托私事。 汉 桓宽 盐铁论·刺权:“夫贵於朝,妻謁行於外。”参见“ 女謁 ”、“ 妇謁 ”。
《漢語大詞典》:遮嘱(遮囑)
用手遮着嘴在别人耳边嘱托事情;请托。《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他家头尖,凭伊觅曲,咬嚙势要,教向凤凰边遮嘱。”
《國語辭典》:央靠  拼音:yāng kào
请托。《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六出》:「东畔李大公,有少事欲厮央靠,特遣我门来,你明日须早到。」
《國語辭典》:一意孤行  拼音:yī yì gū xíng
谢绝一切请托,按照己意独立处理公事。语本《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赵禹传》:「禹为人廉倨。为吏以来,舍毋食客。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有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后多用作贬义词,指某人不接受劝告,固执己见,独断独行。清。袁枚《隋园诗话》卷三:「盖一意孤行之士,细行不矜,孔子所谓『观过知仁』,正此类也。」
《国语辞典》:脸软心慈(脸软心慈)  拼音:liǎn ruǎn xīn cí
心软仁慈,不忍拒绝别人的请托。《红楼梦》第一六回:「不过是脸软心慈,搁不住人求两句罢了。」
《国语辞典》:浼人亲行(浼人亲行)  拼音:měi rén qīn xíng
请托他人亲自办理。《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借重鼎言是托人言事,望移玉趾是浼人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