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5,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籀诵
肄诵
谙诵
倍诵
赤诵
上诵
精诵
训诵
小诵
拾诵
诵智
演诵
谤诵
唱诵
嘿诵
《國語辭典》:籀诵(籀誦)  拼音:zhòu sòng
周宣王时的太史籀与黄帝的史官沮诵二人的合称,为古代篆书之祖。
《漢語大詞典》:肄诵(肄誦)
学习,诵读。 明 李东阳 《改建忻州庙学记》:“四散而周环者,为肄诵之室、委积之所,为庖,为湢。”
分類:学习诵读
《漢語大詞典》:谙诵(諳誦)
记诵。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杂道书卷卷有佳事,但当校其精粗,而择所施行,不事尽諳诵,以妨日月而劳意思耳。” 章炳麟 《秦献记》:“诸侯史记《乐》诸经,多载行事法式,不便諳诵。”
分類:记诵
《漢語大詞典》:倍诵(倍誦)
背诵。倍,通“ 背 ”。 清 方苞 《左华露遗文序》:“年十二能倍诵五经,游庠序有闻。”
分類:背诵
《漢語大詞典》:赤诵(赤誦)
见“ 赤松 ”。
《國語辭典》:赤松  拼音:chì sōng
植物名。松科松属,常绿乔木。高可达四十公尺,树皮与嫩芽皆赤褐色,针叶二针一束。雌雄同株,雄毬花黄色,雌毬花紫色。毬果卵圆形,种子有披针形的翅。木材供建筑、造纸之用,树脂可作松香,叶可提炼化工原料。分布于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等。也称为「日本赤松」。
《骈字类编》:上诵(上诵)
唐 陆龟蒙 村夜二篇 其二 上诵周孔书,沈溟至酣籍。
《漢語大詞典》:精诵(精誦)
精心诵读。后汉书·乐恢传:“闭庐精诵,不交人物。” 清 方东树 《书〈惜抱先生墓志〉后》:“夫学者欲学古人之文,必先在精诵,沉潜反復,讽玩之深且久。”
分類:精心诵读
《漢語大詞典》:训诵(訓誦)
训徒诵读。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刘千户 颇尽主道,送一套新衣服,迎接 德称 到彼坐馆。自此饔餐不缺,且训诵之暇,重温经史,再理文章。”
分類:诵读
《漢語大詞典》:小诵(小誦)
指年小时所诵习的典传。大戴礼记·保傅:“简闻小诵,不传不习,凡此其属,少师之任也。” 王聘珍 解诂:“简闻,谓所闻於简策者。小诵,谓年小时所诵者。”
《漢語大詞典》:拾诵(拾誦)
犹习诵。鹖冠子·学问:“圣人学问服师也,亦有终始乎?抑其拾诵记辞闔棺而止乎?”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诗教下:“后世百家杂艺,亦用赋体为拾诵,盖与歌诀同出六艺之外矣。”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朱笠亭说诗:“故惟 归愚先生 此书,最易拾诵。此书外,更取 阮亭 《古诗选》玩习。”
分類:习诵
《韵府拾遗 寘韵》:诵智(诵智)
王融策秀才文进谋诵智以沃朕心
《漢語大詞典》:演诵(演誦)
诵读。《西游记》第一百回:“御弟将真经演诵一番,何如?”
分類:诵读一百
《漢語大詞典》:谤诵(謗誦)
怨谤讽诵。孔丛子·陈士义:“先君初相 鲁 , 鲁 人谤诵曰:‘麛裘而芾,投之无戾;芾之麛裘,投之无邮。’”
分類:讽诵
《漢語大詞典》:唱诵(唱誦)
吟诵。《坛经·行由品》:“復两日,有一童子於碓坊过,唱诵其偈。”
分類:唱诵吟诵
《漢語大詞典》:嘿诵(嘿誦)
暗中诵读。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二:“一夕,梦 子美 自诵其逸诗数十章……因书其后曰:‘ 子美 存耶果亡耶?其肎为余来嘿诵人未知之者俾予知耶?’”
分類:暗中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