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46,分77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市语
纸上语
道语
同语
危语
要语
发语
静语
语转
壮语
谩语
谩语
世语
谶语
褒语
《國語辭典》:市语(市語)  拼音:shì yǔ
1.市人流传的言语。宋。周紫芝《竹坡诗话》:「东坡云:『街谈市语,皆可入诗,但要人镕化耳。』」
2.同一行业之间流行的隐语,行话。《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至今风月中市语,凡誇人善于帮衬,都叫做『秦小官』,又叫『卖油郎』。」《通俗编。识馀》引《游览志馀》:「杭州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不相通用,仓卒聆之,不知为何等语也。」
《漢語大詞典》:纸上语(紙上語)
书中的表面文字。相对于书中的奥义而言。新唐书·儒学传上·徐文远:“先生所説,纸上语耳。若奥境,彼有所未见者,尚何观?”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边材:“边材一路,大抵自有赋授,及耑门名家,非书生读纸上语,便可抵掌登坛者。”
《漢語大詞典》:道语(道語)
言谈;称说。 汉 贾谊 新书·官人:“修身正行不怍于乡曲,道语谈説不怍于朝廷。” 宋 曾巩 《上杜相公书》:“天下未尝无宰相也,称良相者,不过有一二大节可道语而已。” 明 高明 《琵琶记·感格愤成》:“ 五娘 听吾道语,吾特奉 玉皇 勅旨,怜伊孝心,故遣阴兵来助你。”
《漢語大詞典》:同语(同語)
“同日而语”的略语。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桂林臬署三异:“忠臣烈士,死不为猿鹤,即为神龙,岂花妖木客所可同语乎?”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二人者虽不可与公同语,然比之向时刺客取首延颈以授吏……若两人矣。”参见“ 同日而语 ”、“ 同日而论 ”。
《漢語大詞典》:危语(危語)
使人害怕的话。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桓南郡 与 殷荆州 语次,因共作了语……次復作危语。 桓 曰:‘矛头淅米劒头炊。’ 殷 曰:‘百岁老翁攀枯枝。’ 顾 曰:‘井上轆轤卧婴儿。’ 殷 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明史·杨廷和传:“ 廷和 以其弱可胁也……详言 江彬 反状,以危语怵之。”
分類:害怕
《漢語大詞典》:要语(要語)
重要的话。 宋 叶适 《宗记序》:“佛学由 可 至 能 自为宗,其説蔓肆数千万言, 永嘉 鲍埜 删择要语,定著百篇。”
分類:要语
《漢語大詞典》:发语(發語)
(1).说话,开口。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是以伊、惟、夫、盖、发语之端也。焉、哉、矣、兮,断句之助也。”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秘书省书繁露后:“ 仲舒 曰:‘鶩非鳬,鳬非鶩,愚以为不可。’又曰:‘以赤统者幘尚赤,诸如此类,亦皆附物著理,无凭虚发语者,然后益自信余所正定不谬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四:“ 修羊公 , 魏 人……后以道闻於上, 汉景帝 礼之,使止王邸中。数岁,道不可得,有詔问公何日发语,未几牀上化为白石羊。”
(2).犹责怪。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却説 乔俊 合当穷苦,在 东京 沈瑞莲 家,全然不知家中之事。住了两年,财本使得一空,被虔婆常常发语道:‘我女儿恋住了你,又不能接客,怎的是了?’”
分類:责怪开口
《漢語大詞典》:静语(静語)
平静地谈话。 唐 白居易 《独树浦雨夜寄李六郎中》诗:“闲游预算分朝日,静语多同待漏时。” 唐 贾岛 《就可公宿》诗:“静语终灯焰,餘生许嶠云。”
《漢語大詞典》:语转(語轉)
语音转变。《方言》第三“苏、芥,草也” 晋 郭璞 注:“汉书曰:‘樵苏而爨’,苏犹芦,语转也。”《方言》第五“杷, 宋 魏 之间谓之渠挐,或谓之渠疏” 晋 郭璞 注:“语转也。”
《國語辭典》:壮语(壯語)  拼音:zhuàng yǔ
1.豪迈的话语。《晋书。卷三七。宗室传。谯刚王逊传》:「彼不知惧而学壮语,此之不武,何能为也。」
2.壮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北部和南部两个方言。以单音词居多数,以词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近来受汉语影响,吸收许多新汉语借词,并产生一些新的语音和语法结构形式。西元一九五五年创造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越南岱族和侬族的语言跟中国壮语十分相近。
《國語辭典》:谩语(謾語)  拼音:màn yǔ
谎言、乱说。明。陈继儒《李公子传》:「顷固以谩语诳君一杯酒耳,实不晓诗为何物。」
《漢語大詞典》:谩语(謾語)
(1).说谎话。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一:“ 光 年五六岁,弄青胡桃,女兄欲为脱其皮,不得。女兄去,一婢子以汤脱之。女兄復来,问脱胡桃皮者。 光 曰:‘自脱也。’先公适见,訶之曰:‘小子何得谩语。’ 光 自是不敢谩语。”明史·左良玉传:“ 马士英 、 阮大鋮 用事,虑东林倚 良玉 为难,谩语修好,而阴忌之。”
(2).谎话。 郭希仁 《钱君定三传》:“抵 青门 ,仰瞻城郭壮伟,叹曰:古人谓攻城略地,殊非易事,向嗤为谩语,今乃信之。”
《漢語大詞典》:世语(世語)
(1).世俗的言论。《无量寿经》卷下:“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明 刘基 《招隐》:“世语我不接,世士我不逢。”
(2).俗语。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唯 王 、 宋 著书,叙 元 、 高 时事,抗词正笔,务存直道,方言世语,由此毕彰。而今之学者,皆尤二子以言多滓秽,语伤浅俗。”
《國語辭典》:谶语(讖語)  拼音:chèn yǔ
预测吉凶,可为日后徵兆的话。清。洪升《长生殿》第一○出:「就里难言藏谶语,猜诗谜杜家何处?」《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后边照应将来,却像是个谶语响卜,一毫不差。」
分類:谶语预言
《漢語大詞典》:褒语(襃語)
亦作“褒语”。 褒奖的言词。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建康头陀》:“时同舍生十人,唯 邢之縡 者最负才气,为一斋推重,适从外来,众扣之,曰:‘也是箇官人。’略无襃语。”宋史·牟子才传:“帝曰:‘謫词皆褒语,可更之。’ 子才 不奉詔。”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 南京 六部都察院之长, 嘉靖 以前,有乞休及起用而辞者,往往奉旨不允而称卿以留之……惟 林尚书 云同 一次称卿,且有褒语为异恩。”
分類:褒奖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