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大题目(大题目)  拼音:dà tí mù
重要的话题。《红楼梦》第四三回:「你想著只你一个跟了我出来,回来你怕担不是,所以拿这大题目来劝我。」《文明小史》第一九回:「但小弟还有一事请教,这几年社会上很把女人缠脚一事,当作大题目去做。」
分类:话题
《漢語大詞典》:话下(話下)
(1).指眼前的话题之内或所说的故事范围。小说戏曲中常用“……不在话下”或“……话下且慢説”作为表示转折的套语。《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只因他这般软弱朴实,多欺侮他。这也不在话下。且説 武大 无甚生意,终日挑担子出去街上,卖炊饼度日。”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今见家主如此死了,恨不得登时咬他一块肉,断送得他在监里问罪,人人称快。不在话下。”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列公,话下且慢讲那姑娘的话,百忙里先把 安公子 合 张金凤 的情形交代明白。”
(2).引申指所谈论或考虑的范围。 峻青 《海啸》第二章:“‘再大的水,也不在它的话下。’ 老金头 自豪地说。”
《漢語大詞典》:透话
透露出话题、信息。例如:他透话要去经商。
《國語辭典》:文不对题(文不對題)  拼音:wén bù duì tí
文章内容和题目的意思不符合,或说话答非所问。如:「作文时要仔细审题,以免文不对题。」
《国语辞典》:敏感话题(敏感话题)  拼音:mǐn gǎn huà tí
会引起某方面特殊反应的话题。如:「在国际情势中,领土主权向来是国家外交政策的敏感话题。」
《国语辞典》:谈古论今(谈古论今)  拼音:tán gǔ lùn jīn
话题广泛,兼通古今。如:「偶尔三五好友相聚,天南地北,谈古论今,真是人生一大乐事。」也作「论今说古」。
《国语辞典》:谈古说今(谈古说今)  拼音:tán gǔ shuō jīn
话题广泛,兼通古今。《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僧齐公一向与他相厚,出来接陪了。登阁眺远,谈古说今。」也作「论今说古」。
《国语辞典》:谈今论古(谈今论古)  拼音:tán jīn lùn gǔ
话题广泛,兼通古今。元。张可久〈端正好。钓艇小苫寒波套。醉太平〉曲:「相逢的伴侣,岂问个贤愚。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放怀讲会诗中句。」也作「论今说古」。
《国语辞典》:说今道古(说今道古)  拼音:shuō jīn dào gǔ
评论现今,谈说古代。形容话题广泛。《精忠岳传》第九回:「你们是文绉绉的说今道古,我那里省得!竟是猜迷吃酒罢!」也作「论今说古」。
《国语辞典》:离题万里(离题万里)  拼音:lí tí wàn lǐ
文章或话题的内容,与本旨相去甚远。如:「他这篇文章早已离题万里,当然无法获得高分。」
《国语辞典》:不算一件事  拼音:bù suàn yī jiàn shì
指事情过于琐杂或低俗,不值得成为话题。
《国语辞典》:因话随话(因话随话)  拼音:yīn huà suí huà
由一个话题引起另一个话题。《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因话随话间,就有人撺掇道:『王老亲翁,如今令爱也长成了,何不乘凶完配?』」
分类:话题
《国语辞典》:搭碴儿(搭碴儿)  拼音:dā chá ér
接嘴,或从别人的话中引起话题。如:「别尽搭碴儿,我还有正事要办。」
分类:话题
《国语辞典》:加盐儿(加盐儿)  拼音:jiā yán ér
在谈话时,旁人插嘴,以加重所谈论话题的分量。如:「事情都过去了,还需要多费唇舌加盐儿吗?」
《国语辞典》:老话题(老话题)  拼音:lǎo huà tí
经常被讨论的某个事件、话题。如:「这已经是一个老话题了,可否想些新玩意儿来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