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56,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典故(续上)
诗瓢付流水
诗穷孟郊
诗史
诗书粕
诗书元帅
诗坛酒兵
诗仙
诗压牛腰
诗眼
硕鼠诗
题诗压崔颢
题殄瘁诗
投诗见素
退之诗
王粲诗
典故
唐求
 
诗瓢付流水

相关人物
唐求


《唐诗纪事》卷五十〈唐球〉
球居蜀之味江山,方外之士也。为诗捻稿为圆,纳之大瓢中。后卧病,投瓢于江曰:「斯文苟不沉没,得者方知吾苦心。」至新渠,有识者曰:「唐山人瓢也。」接得之,十才二三。
典故
诗穷孟郊

相关人物
孟郊


《新唐书》卷一百七十六〈韩愈列传·孟郊〉~5265~
孟郊者,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閒往坐水旁,裴回赋诗,而曹务多废。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奉。郑馀庆为东都留守,署水陆转运判官。馀庆镇兴元,奏为参谋。……郊为诗有理致,最为愈所称,然思苦奇涩。李观亦论其诗曰︰「高处在古无上,平处下顾二谢」云。
《唐才子传》
年迈家空,思苦奇涩,读之每令人不欢,如:「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如《谢炭》云:「吹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变直身。如《下第》云:「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之类,皆哀怨清切,穷入冥搜。
典故

《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列传〉~779~
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至于先士茂制,讽高历赏,子建函京之作,仲宣霸岸之篇,子荆零雨之章,正长朔风之句,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正以音律调韵,取高前式。
《本事诗·高逸》
杜甫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典故
诗书粕


《淮南子》卷十二〈道应训〉~39~
桓公读书于堂,轮人轮于堂下,释其椎凿而问桓公曰:「君之所读者,何书也?」桓公曰:「圣人之书。」轮扁曰:「其人在焉?」桓公曰:「已死矣。」轮扁曰:「是直圣人之糟粕耳!」桓公悖然作色而怒曰:「寡人读书,工人焉得而讥之哉!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然,有说。臣试以臣之轮语之:大疾,则苦而不入;大徐,则甘而不固。不甘不苦,应于手,厌于心,而可以至妙者,臣不能以教臣之子,而臣之子亦不能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老而为轮。今圣人之所言者,亦以怀其实,穷而死,独其糟粕在耳!」汉·高诱注:「糟,酒滓也。粕,已漉之精也。」
典故
诗书元帅

相关人物
郤縠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六〈僖公·传二十七年〉~267~
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于是乎蒐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縠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君其试之。乃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
典故
诗坛酒兵


《苏轼诗集》卷三十四〈景贶、履常屡有诗,督叔弼、季默倡和,已许诺矣,复以此句挑之〉
君家文律冠西京,旋筑诗坛按酒兵。袖手莫轻真将种,致师须得老门生。明朝郑伯降谁受,昨夜条侯壁已惊。从此醉翁天下乐,还应一举百觞倾。
典故

《全唐诗》卷四〈吊白居易〉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典故
诗压牛腰


《李太白全集》卷十二〈醉后赠王历阳〉
书秃千兔毫,诗裁两牛腰。笔踪起龙虎,舞袖拂云霄。双歌二胡姬,更奏远清朝。举酒挑朔雪,从君不相饶。
典故

《苏轼诗集》卷三十六〈次韵吴传正枯木歌〉
天公水墨自奇绝,瘦竹枯松写残月。梦回疏影在东窗,惊怪霜枝连夜发。生成变坏一弹指,乃知造物初无物。古来画师非俗士,妙想实与诗同出。龙眠居士本诗人,能使龙池飞霹雳。君虽不作丹青手,诗眼亦自工识拔。龙眠胸中有千驷,不独画肉兼画骨。但当与作少陵诗,或自与君拈秃笔。东南山水相招呼,万象入我摩尼珠。尽将书画散朋友,独与长铗归来乎。
典故
硕鼠诗


《诗经·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例句

闻君硕鼠诗,吟之泪空滴。 孟郊 赠韩郎中愈

典故
题诗压崔颢

相关人物
李白
 
崔颢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李谪仙〉
宋·李畋《该闻录》云:「唐崔颢《题武昌黄鹤楼》诗云:『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馀黄鹤楼。……烟波江上使人愁。』李太白负大名,尚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
典故
题殄瘁诗

相关人物
郭太


《后汉书》卷六十八《郭太传》
「建宁元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阉人所害,林宗哭之于野,恸。既而叹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瞻乌爰止,不知于谁之屋」耳。』」唐·李贤注:「诗大雅之词。」

例句

何处躬耕者,犹题殄瘁诗。 杜牧 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

典故
投诗见素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四〈上韦左相二十韵〉【案:见素。】
凤历轩辕纪,龙飞四十春。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钓。霖雨思贤佐,丹青忆老臣【案:原注。相公之先人。遗风馀烈。至今称之。】【丹青忆直臣】【丹青忆旧臣】。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沙汰江河浊,调和鼎鼐新。韦贤初相汉,范叔已归秦。盛业今如此,传经固绝伦。豫樟深出地,沧海阔无津。北斗司喉舌,东方【案:顾命。司马第四。毕公领之。康王之诰。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见素兼兵部尚书。故以毕公比之。】领搢绅。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独步才超古,馀波德照邻【馀阴照北邻】。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才杰俱登用,愚蒙但隐沦。长卿多病久,子夏索居频【子夏索居贫】。回首驱流俗,生涯似众人。巫咸不可问,邹鲁莫容身。感激时将晚,苍茫兴有神。为公歌此曲【为君歌此曲】,涕泪在衣巾。
典故
退之诗

相关人物
韩愈


《全唐诗》卷三百三十六〈秋怀诗十一首〉
〈秋怀诗十一首〉其十一:「鲜鲜霜中菊,既晚何用好。扬扬弄芳蝶,尔生还不早。运穷两值遇,婉娈死相保。西风蛰龙蛇,众木日凋槁。由来命分尔,泯灭岂足道。」
典故
王粲诗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文心雕龙》卷十〈才略〉
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列七子之冠冕乎?

例句

星台二妙逐王师,阮瑀军书王粲诗。 钱起 赋得青城山歌送杨杜二郎中赴蜀军

《國語辭典》:诗史(詩史)  拼音:shī shǐ
1.称唐代诗人杜甫。《新唐书。卷二○一。杜甫传》:「甫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
2.反映时代,记叙史实的诗篇。《宋诗钞。卷一○五。水云诗钞序》:「诗多纪国亡北徙事,与文丞相狱中倡和作,周详恻怆,人谓之诗史。」
《國語辭典》:诗仙(詩仙)  拼音:shī xiān
1.诗才飘逸如仙,不同凡俗的诗人。唐。宣宗〈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三十载,谁教冥路作诗仙?」唐。牛僧孺〈李苏州遗太湖石奇状绝伦因题二十韵奉呈梦得乐天〉诗:「诗仙有刘白,为汝数逢迎。」
2.指唐代诗人李白。李白的诗风与为人都豪放奇特,飘逸如仙,被贺知章称为「谪仙」,故后人称李白为「诗仙」。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耳。」
《國語辭典》:诗眼(詩眼)  拼音:shī yǎn
1.诗人的见识。宋。范成大 次韵乐先生除夜三绝诗三首之一:「道眼已空诗眼在,梅花欲动雪花稀。」
2.诗句音节的扼要处或诗意的关键处。为鍊字之所在,五言在第三字,七言在第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