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五松
(1). 秦始皇 登 泰山 ,避雨松树下,因封为五大夫松。后人误以为是五株松树,故称五松。 唐 李白 《奉钱二翁寻桃花源序》:“虽五松受职,草木有知,而万象乖度,礼刑将弛。” 金 元好问 《送仲梁出山》诗:“五松平头白日静,千山万山如乱云。”《秦并六国平话》卷下:“ 始皇 等待雾开,见五松遮盖车驾。 秦始皇 遂封为五大夫。”详“ 五大夫 ”。
(2).山名。在今 安徽 铜陵县 东南。 唐 诗人 李白 曾筑室居此。 唐 李白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诗:“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躋攀,徵古絶遗老,因名 五松山 。” 明 嘉靖 《铜陵县志·地理志》:“ 五松山 ,在县南四里,山旧有松,一本五枝,故名。 唐 李白 筑室于上,为 五松书院 。”
(2).山名。在今 安徽 铜陵县 东南。 唐 诗人 李白 曾筑室居此。 唐 李白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诗:“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躋攀,徵古絶遗老,因名 五松山 。” 明 嘉靖 《铜陵县志·地理志》:“ 五松山 ,在县南四里,山旧有松,一本五枝,故名。 唐 李白 筑室于上,为 五松书院 。”
《漢語大詞典》:辋川图(輞川圖)
(1). 唐 诗人 王维 绘的名画。绘 辋川 别业二十胜景于其上,故名。 唐 朱景玄 《唐朝名画录》:“﹝ 王维 ﹞画《輞川图》,山谷鬱盘,云水飞动,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尝自题诗云:‘当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其自负也如此。 秦太虚 云:‘余卧病, 高符仲 擕《輞川图》示予曰:閲此可以癒病。予甚喜,恍然若与 摩詰 入 輞川 ,数日而疾癒。’” 宋 苏轼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归吴中故居》词:“《輞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 右丞 句。” 清 赵翼 《题王摩诘辋川雪溪小幅》诗:“我闻《輞川图》径丈,幽景二十俱臚陈。”
(2).借指风景幽胜之处。 宋 苏轼 《李伯时画其弟亮工〈旧隐宅图〉》诗:“五亩自栽池上竹,十年空看《輞川图》。” 高增 《君介有武林之游诗以送之》:“分明一幅《輞川图》,便倩 王维 画得无。”
(2).借指风景幽胜之处。 宋 苏轼 《李伯时画其弟亮工〈旧隐宅图〉》诗:“五亩自栽池上竹,十年空看《輞川图》。” 高增 《君介有武林之游诗以送之》:“分明一幅《輞川图》,便倩 王维 画得无。”
《漢語大詞典》:昌谷
唐 诗人 李贺 别号。 李 居 昌谷 (今 河南省 宜阳县 西),故称。 金 刘迎 《再次徐梦弼以诗求芦菔来韵》:“ 昌谷 呕时须, 文园 渴尝待。” 林纾 《〈金粟诗龛集〉序》:“先生初师 青莲 ,间出以 昌谷 之凄艳。”
《漢語大詞典》:醉石
(1). 庐山 名胜名。相传为 晋 诗人 陶渊明 醉后常卧的一块大石。 宋 陈舜俞 《庐山记》卷三:“又三里过 栗里源 ,有 陶令 醉石。 陶令 名 潜 ,字 元亮 ,或曰字 渊明 ……所居 栗里 ,两山间有大石,仰视悬瀑,平广可坐十餘人。 元亮 自放以酒,故名醉石。”
(2). 唐 李德裕 的醒酒石。 李德裕 喝醉了酒,便蹲踞于上,故称。 宋 苏轼 《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 陶泓 不称 管城 沐,醉石可助 平泉 醒。” 王十朋 集注引《唐馀录》:“ 李德裕 於 平泉别墅 ,采天下珍木怪石,为园池之玩。有醒酒石, 德裕 尤所寳惜,醉即踞之。”
(2). 唐 李德裕 的醒酒石。 李德裕 喝醉了酒,便蹲踞于上,故称。 宋 苏轼 《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 陶泓 不称 管城 沐,醉石可助 平泉 醒。” 王十朋 集注引《唐馀录》:“ 李德裕 於 平泉别墅 ,采天下珍木怪石,为园池之玩。有醒酒石, 德裕 尤所寳惜,醉即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