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条目(條目)  拼音:tiáo mù
1.传统法中分条列举的细目。《晋书。卷三○。刑法志》:「抄新律诸死罪条目,悬之亭传,以示兆庶。」
2.按内容分的细目。《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刘向》:「著其占验,比类相从,各有条目,凡十一篇。」
《國語辭典》:辞海(辭海)  拼音:cí hǎi
书名。民国二十五年(西元1936)由中华书局印行的综合性辞典。徐鹤仙、张献之、沈朵山等主编。较《辞源》晚出。收词约十万馀条,分上、下两册,引文例句都注明出处。六十八年,台湾中华书局又增订出版,分上、中、下三册及续编一册。
《國語辭典》:辞书(辭書)  拼音:cí shū
传统对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工具书的统称。如:「学习语文,手边一定要备有几部辞书。」
《國語辭典》:部首  拼音:bù shǒu
字典、词典按照字形结构,取形体偏旁相同者,分部排列,作为查字的依据,所分的部类,称为「部首」。如人、口、言、金、马等。
《国语辞典》:涯词(涯词)  拼音:yá cí
一种流行于宋代的说唱艺术。其文词典雅,内容与说话相似。宋。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胜录。唱涯词》:「唱涯词,只引子弟;听淘真,尽是村人。」也作「崖词」。
《國語辭典》:义项(義項)  拼音:yì xiàng
字典词典中,同一个词目内按意义的差别,列举出的各个项目。如:「这个词同时存在有本意和引申义,其义项必须分成两个。」
《国语辞典》:通俗常言疏證  拼音:tōng sú cháng yán shū zhèng
书名。民国孙锦标著。四卷。是一本方言俗语词典,对于前出之书,在基础上增补,也有解说与引證。
《国语辞典》:雅俗稽言  拼音:yǎ sú jī yán
书名。明张存绅撰,四十卷。为词典工具书,所辑群书材料,范围甚广,分天文、天时、地理、人伦、饮食、宫室、冠服等十九门。
《国语辞典》:词典学(词典学)  拼音:cí diǎn xué
研究词典编纂理论及技术的学科。也作「辞典学」。
《国语辞典》:谈徵(谈徵)  拼音:tán zhēng
书名。清外方山人辑。是一本方言俗语词典,仿《通俗文》、《释常谈》而作,内容分名、言、事、物四部分。
《漢語大詞典》:查字法
又称检字法。字典、词典或其他工具书中文字排列次序的检索方法。大致按字形、读音、词义分为三类。字形查字法有部首、笔划、四角号码等;读音查字法有字母顺序、音节顺序、韵目顺序等;词义查字法按意义分类排列。 倪海曙 《要有新的探索》:“我主张大型词典应该专编一本索引,里面什么都有,可以通过几种查字法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