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识局(識局)  拼音:shì jú
识相、知趣。《醒世恒言。卷一三。勘皮靴单證二郎神》:「若是这厮识局知趣,见机而作,恰是断线鹞子一般再也不来。」
《漢語大詞典》:识宇(識宇)
识见和器宇。陈书·周弘正传:“识宇凝深,艺业通备。”
分類:识见器宇
《國語辭典》:矮人  拼音:ǎi rén
个子矮小的人。如:「童话故事里的白雪公主,身旁伴有七个小矮人。」
《國語辭典》:矮人看场(矮人看場)  拼音:ǎi rén kàn cháng
比喻随声附和,毫无己见。也作「矮子看戏」。
《漢語大詞典》:资识(資識)
才质和识见。魏书·释老志:“帝乃慨然而叹曰:‘虽人鸟事别,至於资识性情,竟何异哉!’”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李文靖先机》:“时 沆 已薨背, 旦 繢像事之,每胸中鬱鬱,则摩腹环行曰:‘ 文靖 ! 文靖 !’盖服其资识也。”
分類:才质识见
《漢語大詞典》:识才(識才)
识见及才能。三国志·吴志·陆逊传论:“予既奇 逊 之谋略,又叹 权 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
《漢語大詞典》:识致(識致)
识见意趣。 唐 司空图 《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公植德秉仁,而识致远大。”
分類:识见意趣
《漢語大詞典》:识要(識要)
识见精要。三国志·魏志·傅嘏传“ 嘏 常论才性同异”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玄 《傅子》:“ 嘏 既达治好正,而有清理识要,如论才性,原本精微,尠能及之。”
分類:识见精要
《漢語大詞典》:浅知(淺知)
亦作“ 浅智 ”。 识见肤浅。列子·说符:“夫浅知之所争者末矣。”吕氏春秋·精谕:“夫浅智者之所争则末矣。此 白公 之所以死於法室。” 汉 王充 论衡·讥日:“俗人浅知,不能实也。”
分類:识见肤浅
《漢語大詞典》:朗识(朗識)
明敏的识见。 南朝 宋 谢灵运 《昙隆法师诔》:“慧心朗识,发於髫辫。”宋书·羊玄保传:“卿二贤明美朗识,会悟多通。” 明 陈子龙 《同惠朗处中胜时分赋〈高士传〉·庞德公》:“ 庞公 躭栖宿,朗识契玄化。负戴勤耕耘,朋游聚桑柘。”
分類:明敏识见
《国语辞典》:安广(安广)  拼音:ān guǎng
举止安稳,识见广阔。汉。赵晔〈句践伐吴外传〉:「又令安广之人,佩石碣之矢,张卢生之弩,躬率君子之军六千人以为中阵。」
《漢語大詞典》:贤识(賢識)
高明的识见。 宋 洪迈 容斋四笔·书简循习:“近代士人,相承於书尺语言,浸涉奇獧,虽有贤识,不能自改。”
分類:高明识见
《漢語大詞典》:迷识(迷識)
迷谬的识见。 汉 扬雄 《法言·寡见》:“多闻见而识乎正道者,至识也;多闻见而识乎邪道者,迷识也。”《隋书·李德林传》:“蒙示议文,扶病省览,荒情迷识,暂得发蒙。”
分類:识见
《漢語大詞典》:遗蕴(遺藴)
(1).谓遗漏而未被阐发的深奥涵义。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以古人姓名藏句中,盖以文为戏……则 德舆 ( 权德舆 )已尝为此体,不知古人文章之变,殆无遗藴。” 明 归有光 《答顾伯刚书》:“来教推顺应之説,而以禪授放伐言之,可谓发明无遗藴矣。”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续编·读性理书:“性理书,歷 周 、 程 、 张 、 朱 诸大儒,已透闢无遗藴。”
(2).指前人遗下的识见、道理等。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朱陆:“不知即是前人之遗藴者,识不足也。”
(3).犹言遗漏隐匿。 清 王韬 《拟请建蒋芗泉中丞专祠议》:“邇来设关徵税者,几於榷尽錙銖,搜无遗藴。”
《漢語大詞典》:趣解
志趣和识见。新唐书·李密传:“ 密 趣解雄远,多策略,散家貲养客礼贤不爱藉。”
分類:志趣识见
《國語辭典》:盲子  拼音:máng zi
瞎子、眼睛失明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把两个赏了船家,其馀收拾在包里了。笑一声道:『那盲子好灵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