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评点(評點)
(1).评论圈点。古人读书时,随手在字里行间写上一点体会、感受,对精美的句子加圈点,称为评点。 明 瞿佑 归田诗话·还珠吟:“乡先生 杨復初 见而题其后云:义正词工,使 张籍 见之,亦当心服。又为序其编首,而百篇皆加评点。” 清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叙》:“ 宋 、 元 、 明 以来,品藻诗文,或加丹黄判别高下,於是有评点之学。” 朱自清 《诗文评的发展》:“评点大概创始于 南宋 时代,为的是给应考的士子揣摩;这种选本一向认为陋书,这种评点也一向认为陋见。”
(2).评论比量。 清 朱焘 《北窗呓语》:“《水滸》一书,有天罡地煞之目,后人仿之以评点人物。”
《漢語大詞典》:论评(論評)
评论。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未尝论评人物之优劣,不喜訶谴人交之好恶。” 清 顾炎武 《子德李子闻余在难特走燕中告急诸友人复驰至济南省视于其行也作诗赠之》:“橐饘勤问遗,寝息共论评。” 郭沫若 《民族的杰作》:“要论评 鲁迅 ,我自己怕是最不适当的一个人。”
分類:评论
《漢語大詞典》:嘲评(嘲評)
嘲笑评量。 唐 韩愈 《东都遇春》诗:“尔来曾几时,白髮忽满镜。旧游喜乖张,新辈足嘲评。” 钱仲联 集释引 祝充 注:“评音病,评量。” 宋 范浚 《读扬子云传》诗:“诡情怀禄遭嘲评,但用笔墨垂声名。”
分類:嘲笑评量
《漢語大詞典》:详评(詳評)
审理。 前蜀 杜光庭 《张相公九曜醮词》:“详评狱讼,裁制典刑。”
分類:审理
《漢語大詞典》:评刑(評刑)
(1).批评刑法。《商君书·赏刑》:“所谓壹教者,博闻、辩慧、信廉、礼乐、修行、羣党、任誉、清浊,不可以富贵,不可以评刑,不可独立私议以陈其上。”
(2).判案,量刑。 唐 白居易 《薛元赏可华原县令制》:“以 元赏 前为廷尉丞,察狱评刑,颇闻敬慎。”
《國語辭典》:评跋(評跋)  拼音:píng bá
1.评论。元。薛昂夫〈蟾宫曲。天仙碧玉琼瑶〉曲:「一个饮羊羔红炉暖,一个冻骑驴野店溪桥,你自评跋,那个粗豪。」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告哥哥休打谩评跋,权等待些儿个。」也作「评詙」、「评泊」。
2.思量、忖度。元。高文秀《渑池会》第四折:「咱今日自评跋,我和你是风云会上旧臣僚。」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一折:「暗评跋,忽笑哂,则被这钱使作的咱如同一个罪人。」也作「评泊」、「评薄」。
《漢語大詞典》:舆评(輿評)
舆论。 清 唐孙华 《唁上海李明府》诗之一:“ 涇 渭 浊清那可辨,留将遗爱付舆评。” 清 王韬 《代上广州府冯太守书》:“宜於其地简 华 人之名望素著、洽於舆评者司理其事,而亦借为耳目。”
分類:舆论
《國語辭典》:评度(評度)  拼音:píng duò
商量、研究。《董西厢》卷三:「多谢红娘见察,我与你试评度:这一门亲事,全在你成合。」
分類:评说评论
《漢語大詞典》:评订(評訂)
犹评议。 宋 朱熹 《答程正思书》:“朋友相信得及者,密加评订,自不可废,切不可於稠人广坐论説是非。”
分類:评议
《國語辭典》:评说(評說)  拼音:píng shuō
批评论说。如:「评说事物要有根据。」
《韵府拾遗 庚韵》:花评(花评)
东坡志林荼蘼花似通草花桃花似腊花杏花似绡花罂粟花似纸花三月十一日会王文甫家众议花评如此
《國語辭典》:好评(好評)  拼音:hǎo píng
正面的评价。如:「这家公司的产品,一向获得大众的好评。」
《國語辭典》:批评(批評)  拼音:pī píng
1.评论是非好坏。通常针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或加以攻击。《红楼梦》第一九回:「天下山水多著呢,你那里知道这些。等我说完了,你再批评。」《文明小史》第二三回:「我这门样一闹,学堂中人一定要批评我,把我从前的名声,一齐付之东流了。」
2.对文学或艺术品加以分析、比较及评价。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九出:「俺小店乃坊间首领,只得聘请几家名手,另选新篇。今日正在里面删改批评、待俺早些贴起封面来。」
《骈字类编》:画评(画评)
唐书艺文志顾况画评一卷卷宋史艺文志曹仲连画评一
《漢語大詞典》:诠评(詮評)
评议。詮,通“ 銓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然后詮评昭整,苛滥不作矣。” 唐 司空图 《题〈柳柳州集〉后》:“因题 柳 集之末,庶裨后之詮评者,无或偏説以盖其全工。”
分類: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