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证 → 證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證书(證書)  拼音:zhèng shū
作为凭据的文件。如:「毕业證书」、「结婚證书」。
分類:证书
《國語辭典》:證明书(證明書)  拼音:zhèng míng shū
仅具有某特定时间、效用的證明文件,如:「在学證明书」、「在职證明书」。
《国语辞典》:公正證书(公正證书)  拼音:gōng zhèng zhèng shū
表示私权的證书,经由国家公正机关之手,从法律所定方式作之者。
《国语辞典》:结婚證书(结婚證书)  拼音:jié hūn zhèng shū
證明双方婚姻关系的證书。通常在结婚典礼中,由当事人签印办妥。
《国语辞典》:教师證书(教师證书)  拼音:jiào shī zhèng shū
为国家认定教师具有胜任教学工作能力的正式文件。
《国语辞典》:民用航空器适航證书(民用航空器适航證书)  拼音:mín yòng háng kōng qì shì háng zhèng shū
民航主管机关,依据飞航安全标准,对航空器的各项飞航设备,以仪器作逐项、逐件的检测,完全合乎标准后,所签发的适航證书。
《国语辞典》:毕业證书(毕业證书)  拼音:bì yè zhèng shū
各级学校发给学生修业期满,准予毕业的證书。如:「毕业證书只是形式上的證明,最重要的还是要看本身的能力。」也称为「毕业文凭」。
《國語辭典》:保證书(保證書)  拼音:bǎo zhèng shū
在一定期限内,对于行为、财力或货物品质表示负责保證的单据。也称为「保单」。
《高级汉语词典》:结婚证书  拼音:jié hūn zhèng shū
正式政府官员或牧师发给的准许结婚的证明书
《漢語大詞典》:假版
亦作“ 假板 ”。
(1).谓未经朝廷宣布的权宜任命;或指对低级官吏不须通过朝廷的任命。受任命者称假版官。宋书·文帝纪:“二十七年春正月辛未,制 交 、 寧 二州假板郡县,俸禄听依臺除。” 宋 黄庭坚 《卧陶轩》诗:“假版未通班,晓严梦逢逢。”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选人之制始於 唐 ,自中叶以来,藩镇自辟召,谓之版授,时号假版官,言未授王命假摄之耳。”
(2).指权宜任命的证书。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年:“﹝ 慕容农 ﹞敕备假版,以 邃 ﹝ 睦邃 ﹞为 高阳 太守,参佐家在 赵 北者,悉假署遣归。” 胡三省 注:“假署者,权时以假版署置其官,未以白 燕王垂 也。”
《國語辭典》:凭单(憑單)  拼音:píng dān
1.作为领取财物或作證据用的单据。如:「我们到邮局领钱或领包裹时,都要以凭单领取。」
2.證书。清。薛福成〈振百工说〉:「由是国家给予凭单,俾独享其利。」
分類:凭单证书
《國語辭典》:文凭(文憑)  拼音:wén píng
1.旧时官吏赴任所持的凭證。《三国演义》第二七回:「既无文凭,待我差人禀过丞相,方可放行。」
2.学校给学生学历證明的文书。《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寻著了那个学吏,拿出吏部急字号文凭与他看了。」
《漢語大詞典》:凭记(憑記)
文凭,证书。 梁启超 《论湖南应办之事》:“择其学成者,授以凭记,可以为各州县小学堂教习。”
《漢語大詞典》:蠲纸(蠲紙)
(1). 唐 宋 时 杭州 、 温州 等地所造纸名。纸质洁白莹滑,故称。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 临安 有鬻纸者,泽以浆粉之属,使之莹滑,谓之蠲纸。蠲犹洁也。:‘吉蠲为饎。’周礼:‘宫人除其不蠲。’名取诸此。”参见“ 蠲糨纸 ”。一说 吴越 钱氏 时,供此纸者蠲其赋役,故号“蠲纸”。见说郛卷二十引 宋 钱康公 《植跋简谈》
(2).以颁发免除赋役证书名义,向民间摊派供应的公文用纸。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户部岁给蠲符,不可胜数,而课州县出纸,号为‘蠲纸’。 泽 上书言其敝, 明宗 下詔悉废户部蠲纸。”参见“ 蠲符 ”。
《漢語大詞典》:蠲符
免除赋役的凭证。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 五代 之际,民苦於兵,往往因亲疾以割股,或既丧而割乳庐墓,以规免州县赋役。户部岁给蠲符,不可胜数。”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唐 户部有蠲符, 开元 四年,敕诸郡取紧厚纸,背皆书某州某年及纸次第,长官管干同署印记,竝送朝集,使上户部本部官掌纳,依次第用之,其贵重如此。一云,在 唐 凡造此纸户,与免本身力役,故以蠲名。”
《漢語大詞典》:齿印(齒印)
佛教语。指用牙齿在证书、函件封口处压出的痕迹。相当于手印。杂阿含经卷二五:“时王以此语尽书纸上,而封缄之,以齿印印之。”
《漢語大詞典》:签告(籤告)
经检覆后发给的授职证书。告,告身。 唐 李翱 《唐故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致仕赠司空杨公墓志铭》:“又於南曹更置别历,以相检覆,奏令选人纳直,为出籤告以给之。”参见“ 告身 ”。
《國語辭典》:告身  拼音:gào shēn
唐代朝廷任命官员的符。即现代的委任状或文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而今空名大将军告身,只换得一醉。刺史也不难的,只要通得关节。」也作「告劄」、「官告」。
分類:告身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