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会论(會論)
(1).会同判决罪犯死刑。汉书·苏武传:“ 武 益愈。单于使使晓 武 会论 虞常 ,欲因此时降 武 。”汉书·酷吏传·严延年:“冬月,传属县囚,会论府上,流血数里, 河南 号曰‘屠伯’。” 颜师古 注:“总集郡府而论杀。”
(2).会同论议。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进士归礼部:“乃阴求 昂 瑕以待之。异日会论, 昂 果斥 权 章句之疵以辱之。”
《漢語大詞典》:论问(論問)
论议问难。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文理精出而言称未达,论问宣茂而不以居身。”
《漢語大詞典》:咨审(諮審)
论议辨察。陈书·儒林传·张讥:“勅令论议,诸儒莫敢先出, 讥 乃整容而进,諮审循环,辞令温雅。”
分類:论议
《漢語大詞典》:议说(議説)
论议辩说。韩非子·显学:“藏书策,习谈论,聚徒役,服文学而议説,世主必从而礼之,曰:敬贤士,先王之道也。”《韩诗外传》卷五:“言谈议説已无异於《老》《墨》,而不知分,是俗儒者也。” 明 黄福 《奉陈贰卿》:“今而又容缓造船隻,先力屯田,亦吾辈与土官朝夕之所议説也。”
分類:论议辩说
《漢語大詞典》:议断(議斷)
论议裁断。晋书·刑法志:“及于 江 左, 元帝 为丞相时,朝廷草创,议断不循法律,人立异议,高下无状。”明史·刑法志二:“议断既成,部、寺各立长单,刑部送审掛号,次日即送大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遇了乡人有甚么争执等事,都由公局绅士议断。”
分類:论议裁断
《漢語大詞典》:议言(議言)
论议建言。管子·法禁:“身无职事,家无常姓,列上下之间,议言为民者,圣王之禁也。” 尹知章 注:“其有言议,每輒为人以求名誉,非纯粹之道,故圣王禁之也。”一说,议,通“ 讹 ”。 戴望 校正:“议言,当为讹言,假借字也。谓以讹言疑惑民心。” 郭沫若 等集校:“‘议(讹)言为民’即矫称为民请命之意。”韩非子·解老:“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普曜经·论降神品:“或者议言: 拘萨大国 ,其种弘广,眷属兴盛,菩萨应下,降神彼国。”
《漢語大詞典》:议覆(議覆)
论议并答覆。 明 马从聘 《摘陈漕政疏》:“既经该部议覆,再行会议,臣等亦何必执前説之为是。” 清 熊开元 《感事赘言一》:“尽革条陈议覆之陋事,面商即定。”
分類:论议答覆
《國語辭典》:谈何容易(談何容易)  拼音:tán hé róng yì
人臣进言不容易。语出《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吴王曰:『可以谈矣,寡人将竦意而览焉。』先生曰:『于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夫谈有悖于目,怫于耳,谬于心,而便于身者』」。今用作嘴里说说容易,实际做起来却很困难。《三侠五义》第七二回:「我的爷!谈何容易。他有钱有势,而且声名在外,谁人不知,那个不晓。纵有呈子,县里也是不准的。」
《国语辞典》:矫言伪行(矫言伪行)  拼音:jiǎo yán wèi xìng
矫饰虚伪的言论行为。《庄子。盗蹠》:「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宋。秦观〈论议下〉:「矫言伪行之人,弊车羸马,窜伏岩穴,以幸上之爵禄。」
《国语辞典》:中散大夫  拼音:zhōng sǎn dà fū
职官名。王莽时置,东汉因之,掌论议。魏、晋时为閒散位置,唐、宋用作正五品以上的文官,金、元以后废。因宋代任中散大夫,有十种恩遇,故也称为「十样锦」。
迦旃延论议第一
【佛学大辞典】
(杂语)(参见:摩诃迦旃延)
论议
【佛学大辞典】
(术语)问答而分别诸法也。涅槃经三十六曰:「乐论议者处五净居。」宋楞伽经一曰:「藏识灭者,不异外道断见论议。」
论议经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二部经之第十二,梵名优婆提舍,译曰论议。经中设问答而辨明法相之处,名之为论议经。智度论三十三曰:「论议经者,答诸问者释其所以。又复广说诸义,如佛说四谛。何等是四?所谓四圣谛。何等是四?所谓苦集灭道圣谛。是为论议。」
迦旃延,论议第一
【三藏法数】
梵语迦旃延,华言不空。罗什师云:南天竺婆罗门姓也。善解论议,故称论议第一。(梵语婆罗门,华言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