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众口一辞(衆口一辭)
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宋 欧阳修 《濮议》卷四:“众口一辞,纷然不止。”明史·刑法志三:“今 直 镇 大同 ,京城众口一辞,皆以革去西厂为便。” 清 叶廷琯 《吹网录·隋书炀帝放萤事》:“沿及 五季 宋 初,众口一辞,萤苑遂为 扬州 故实。” 夏衍 《读〈关汉卿〉杂谈历史剧》:“ 田汉 同志的《关汉卿》是一出好戏,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烈,这一点几乎是众口一辞。”
《漢語大詞典》:重葩累藻
比喻许多华丽的篇章。 明 杨慎 《跋赵文敏公书巫山词》:“古传记称帝之季女曰 瑶姬 ,精魄化草,实为灵芝, 宋玉 本此以托讽,后世词人,转加缘饰,重葩累藻,不越此意。”
《國語辭典》:中州韵(中州韻)  拼音:zhōng zhōu yùn
近代戏曲韵文所根据的韵部。大致反映的是元代北方的语音系统,由于其分别尖团音最为清晰,故为重视咬字的戏曲念白所广泛应用。
《國語辭典》:唾液  拼音:tuò yè
由口腔黏膜与唾腺分泌液混合而成的黏液。可滋润口腔,浸渍食物,还能化解淀粉,有部分消化作用。也称为「口水」。
《國語辭典》:拖把  拼音:tuō bǎ
擦洗地板的用具。有长柄,一端系绑著许多布条用以拖擦。
《国语辞典》:抬鼓弄  拼音:tái gǔ nòng
许多人把一个人抬起来让他翻倒。《西游记》第二回:「你看他前踊后跃,钻上去,把个魔王围绕,抱的抱,扯的扯,钻裆的钻裆,扳脚的扳脚,踢打挦毛,抠眼睛,捻鼻子,抬鼓弄,直打做一个攒盘。」
《漢語大詞典》:算总账(算總賬)
把许多账目积聚在一起来计算。比喻把事情的是非得失集中在一起加以总结或对各种错误事后进行总清算。《解放日报》1942.4.11:“批评必须适时、直接,当时不说,事后算总账的办法是不好的。”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一:“从长远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础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账是划不来的。”
《漢語大詞典》:通舱(通艙)
轮船上可以容纳许多乘客的大舱。《新华半月刊》1957年第24期:“计算车船费以火车硬席(不包括卧铺),轮船通舱,长途汽车和民间交通工具往返一次的费用为标准。”
《國語辭典》:条条大路通罗马(條條大路通羅馬)  拼音:tiáo tiáo dà lù tōng luó mǎ
(谚语)比喻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能将事情完成。如:「做事不要太钻牛角尖,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稍加变通,一定可以成功。」
《國語辭典》:统舱(統艙)  拼音:tǒng cāng
轮船上票价最低廉的大众化舱房。
《國語辭典》:通讯网(通訊網)  拼音:tōng xùn wǎng
一种广泛的通讯组织。在各地设通讯处,置通讯员,以便报导各地的消息。也称为「通信网」。
《國語辭典》:天文地理  拼音:tiān wén dì lǐ
天文与地理。指天空中的自然现象和山川形势的条理。语本《易经。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儒林外史》第一回:「这王冕天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
《國語辭典》:一团漆黑(一團漆黑)  拼音:yī tuán qī hēi
1.形容非常黑暗,没有一点光线。如:「山洞里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好恐怖!」也作「黑漆一团」、「漆黑一团」。
2.形容没有一点明白,或是对某人、某事皆一无所知。如:「对于这件事,我可是一团漆黑。」也作「黑漆一团」、「漆黑一团」。
《漢語大詞典》:一言抄百语(一言抄百語)
谓许多话归结为一句话。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一言抄百语,你‘逢人只説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切记!切记!”
《漢語大詞典》:以点带面(以點帶面)
用一个单位或地方的成功经验来带动许多单位或成片地区的工作。 竺可桢 《一年来的综合考察》:“它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地区的考察中,抓着关键性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以解决这些问题为中心,考虑全面布局,因此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人民日报》1965.2.23:“领导者必须坚持点面结合,善于以点带面,不要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