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81,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分类词汇(续上)
笔记本
顶笔
水牌
属辞比事
木刻符契
其它辞典
史记事(义伯 莲舟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陕西渭南人,字义伯。万历二十三年进士。任介休、榆次二县知县,以廉明称。擢御史,按楚,尤多异政,敢谏有声,历光禄少卿,以触权相罢归,讲学里中。有《理学渊源》。
维基
史记事,字义伯,号莲舟,陕西西安府渭南县人。同进士出身。万历二十二年甲午科陕西乡试举人,二十三(1595年)联中乙未科三甲216名进士,第二年任山西介休知县,三十一年调任榆次县,离任后升兵部主事,三十六年八月考选云南道监察御史,三十九年巡按湖广,四十五年考察去职。天启二年(1622年)十月以荐起用为行人司左司副,四年正月升尚宝司丞,官至光禄寺少卿,后以东林党被削籍。
《漢語大詞典》:笔记本(筆記本)
用于做笔记和记事等的本子。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二章:“ 郭祥 抓过一看,是一个黄皮硬壳的笔记本,已经在口袋里磨损了。”
《漢語大詞典》:顶笔(頂筆)
古代朝见,插笔于冠,以备记事,谓之“顶笔”。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考功郎中监仪御史坐,北向,酒九行,僕射秉笔,有司赞揖。顶笔故事废矣。”参见“ 簪笔 ”。
分類:朝见记事
《國語辭典》:簪笔(簪筆)  拼音:zān bǐ
一种将毛装在簪头的冠饰。后指将笔插在头上,以备随时记事。《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卬家将军以为安世本持橐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唐。李峤〈皇帝上礼抚事述怀〉诗:「小臣滥簪笔,无以颂唐风。」
《國語辭典》:水牌  拼音:shuǐ pái
涂上白色或黑色油漆的木牌。用来登记帐目或记事,写毕可拭去,旧时商店常使用。《孤本元明杂剧。破风诗。第三折》:「你将这三门闭上,怕有宾客至,你记在水牌上,等我回来看。」《红楼梦》第六一回:「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著吃。」
《國語辭典》:属辞比事(屬辭比事)  拼音:zhǔ cí bǐ shì
连缀文词,排列史事。后泛指撰文记事。《礼记。经解》:「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周书。卷四二。萧撝等传。史臣曰》:「刘璠学思通博,有著述之誉,虽传疑传信,颇有详略,而属辞比事,足为清典。」
《漢語大詞典》:木刻符契
刻在木板上的记事符号。《广西壮族文学·壮汉文学交流》:“在很古的时候,壮族就有了自己的‘木刻符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