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讯罪(訊罪)
问罪。 明 吕天成 《齐东绝倒》第四出:“非是我辞尊位,也都因犯法曹,为官的讯罪难虚料,为君的御众难私抝,为儿的爱父难推调。”
分類:问罪
《漢語大詞典》:讯详(訊詳)
讯问审理。 樊增祥 《批李大炳呈词》:“尔於 光绪 十七年冬月上控 阎成儿 ,发县讯详,迄今四年,从未到案一次。”
《漢語大詞典》:云讯(雲訊)
见“ 云迅 ”。
《漢語大詞典》:云迅(雲迅)
如云飞驶。形容其快。文选·扬雄〈甘泉赋〉:“猋骇云迅,奋以方攘。” 张铣 注:“云迅,言其速也。”汉书·扬雄传上作“云讯”。
分類:如云云飞
《漢語大詞典》:战讯(戰訊)
战事的消息。 郭沫若 《归去来·前线归来》:“军中应有一种统筹全局的‘战报’,以联络各军彼此的消息,以传达正确战讯于人民。”
分類:战事消息
《漢語大詞典》:逮讯(逮訊)
逮捕审讯。明史·王仪传:“ 鸞 诉於帝,逮讯斥为民,卒。”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列朝·大峪山用舍:“上怒,命锦衣逮讯。”清史稿·巴布海传:“内监逮讯,不承。”
分類:逮捕审讯
《漢語大詞典》:详讯(詳訊)
审讯。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讼》:“最要堂上下内外肃清,以便本官专心详讯。”
分類:审讯
《漢語大詞典》:严讯(嚴訊)
见“ 严迅 ”。
《漢語大詞典》:严迅(嚴迅)
亦作“ 严讯 ”。 严峻。《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如斯严迅交寻捉,兄身弟命大难存。”《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皇威勑牒虽严讯,播尘扬土也无因。” 蒋礼鸿 通释:“广韵去声二十二稕韵,‘峻’、‘迅’同音私闰切。据此可知,从‘卂’和从‘夋’的字音近义通,‘严迅’和‘严讯’就是严峻。”
分類:严峻
《漢語大詞典》:讯刺(訊刺)
审讯查访。 宋 胡宿 《陈仲舒周昺并可大理寺丞制》:“曏典别京之狱,亦班剧县之条,讯刺得情,抚绥有惠。”
分類:审讯查访
《漢語大詞典》:讯辨(訊辨)
审理。《梁书·武帝纪上》:“可通检尚书众曹, 东昏 时诸諍讼失理及主者淹停不时施行者,精加讯辨,依事议奏。”南史·梁纪上·武帝作“讯辩”。 宋 晁补之 《资政殿大学士李公行状》:“会上以府左右院暨司録狱,无以杂合讯辨,三司混金穀,视狱不专,詔曰:‘稽参故事,宜属理官。’初置大理寺,命公为记。”
分類:审理
《漢語大詞典》:讯报(訊報)
(1).谓文书信函。 宋 陈傅良 《右奉议郎新权发遣常州借紫薛公行状》:“自著抄书及造次讯报,字画不以行草。”
(2).谓禀示,请示。 清 王晫 今世说·政事:“ 王阮亭 为 扬州 法曹,地殷务剧,宾客日进。早起坐堂皇,目览文书,口决讯报,呼謈之声沸耳,案牘成於手中。”
《漢語大詞典》:讯状(訊狀)
审问情状。 宋 胡宿 《乞留三御史札子》:“陛下不置詔狱按问,止令 开封府 讯状,凭 刘宗盟 一面单辞,黜三人御史,于朝政有损,于人情未服。”
分類:审问情状
《漢語大詞典》:讯缄(訊緘)
信函。讯,通“ 信 ”。 宋 洪适 《三省与虏帅纥石列志宁书》:“比布讯缄,遂勤诲牘。”
分類:信函
《漢語大詞典》:讯疾(訊疾)
迅速。讯,通“ 迅 ”。礼记·乐记:“治乱以相,讯疾以雅。” 孔颖达 疏:“讯疾以雅者,雅谓乐器名。舞者讯疾,奏此雅器以节之,故云讯疾以雅。”史记·乐书:“治乱以相,讯疾以雅。” 裴駰 集解引 孙炎 曰:“整齐乱行,节之以相;赴敌迅疾,趋之以雅。” 宋 张载 《正蒙·乐器》:“雅者,正也,直己而行正也。故讯疾蹈厉者, 太公 之事耶!” 王夫之 注:“正己而正人,以伐无道,事不得缓。”
《國語辭典》:刑讯(刑訊)  拼音:xíng xùn
审问口供时以刑具逼供。《福惠全书。卷一二。刑名部。问拟》:「不烦刑讯,供吐如画。」也作「刑问」。
《国语辞典》:资讯(资讯)  拼音:zī xùn
1.电脑上指对使用者有用之资料和讯息的总称。以别于未经处理过的资料。如:「资讯业」、「电脑资讯」。大陆地区称为「信息」。
2.泛指一般资料和讯息。如:「生活资讯」、「唱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