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电子排版
运用电子计算机自动选字,用光学照相原理摄像,阴极射线管或激光扫描成像,将图文直接制作在印版上的技术。
《國語辭典》:电脑病毒(電腦病毒)  拼音:diàn nǎo bìng dú
一种具有类似生物病毒的潜伏、繁殖、传染、破坏特性的电脑程式。当它侵入系统后,会改变电脑程式的指令,使原有功能失常,更严重的会消灭电脑中所建立的档案配置表(FAT),使资料无从查询。在连线网路中,对电脑的危害最大。有效预防的方法是不随便拷贝他人程式或安装防护程式。
《漢語大詞典》:电子数字计算机
又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以数字形式的量值在机器内部进行运算和存储的电子计算机。数的表示法常采用二进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输入和输出通道等组成。按主要性能指标,分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國語辭典》:电子音乐(電子音樂)  拼音:diàn zǐ yīn yuè
利用电子设备作用发音而成的音樂。可模拟各种樂器、动物及大自然的音响。电子音樂结合电脑之后,可以很轻易地编辑、组合、剪裁樂曲,产生各种效果。也简称「电音」。
《漢語大詞典》:电子游戏
操纵计算机线路进行的游戏。有依靠电池供电的手控机关进行和利用电视屏幕、计算机终端进行,以及利用设在游艺室内的大型设备进行等多种。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今已形成许多种游戏项目。如足球、棒球、国际象棋的电子游戏等,也有组字和数字的游戏。
《漢語大詞典》: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又称“电子管计算机”。以电子管为主要电路元件的电子计算机。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制成,取名埃尼阿克(eniac)。1946-1957年生产的电子计算机都是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漢語大詞典》:第四代电子计算机
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电子计算机。其研制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具有以下特征:在规模上,一方面向巨型化发展,出现了运算速度达几亿次的巨型机,另一方面向微型化发展,出现了小巧灵活的微型机;在使用上进入了以网络为特征的时代;在功能上逐步向智能化发展。中国于1983年制成运算速度达上亿次的巨型机。
《漢語大詞典》:存储程序原理
又称“冯·诺依曼原理”。将程序像数据一样存储到计算机内部存储器中的一种设计原理。程序存入存储器后,计算机便可自动地从一条指令转到执行另一条指令。现电子计算机均按此原理设计。
《漢語大詞典》:存储器
计算机中专门用来存放数据、信息和指令的器件。分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大类。
《漢語大詞典》:数据库
计算机存储器中合理组织的,可供计算机使用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很少重复,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可为多个用户所共享。
《漢語大詞典》:数据流计算机
由数据来驱动操作的电子计算机。机内所存储的程序指令不需顺序执行,当所需的操作数据完备时就立即执行。当多个操作同时满足条件时,它们可并行执行而不受程序指令顺序的限制,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漢語大詞典》:鼠标器
又称“鼠标定位器”。一种常用的计算机输入设备。外形像老鼠。用户将其在平面上移动时,可控制计算机显示屏幕上的光标进行移动,方便地进行菜单选择及其他操作。
《國語辭典》:软件(軟件)  拼音:ruǎn jiàn
大陆地区指与硬体相对的软体。
《漢語大詞典》:控制流计算机
按指令的顺序来驱动操作的电子计算机。通常分串行控制流计算机和并行控制流计算机。机内的数据是否参加运算依赖于当时所执行的指令是否需要而定。其程序执行的速度比数据流计算机慢得多。
《漢語大詞典》:面向过程的语言
针对处理过程,独立于计算机进行程序设计的语言。设计程序时不必关心计算机的类型和内部结构,只需对解题及实现算法的过程进行设计。如algol、fortran、cobol等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