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计划(计划)  拼音:jì huà
事先策划。如:「关于这次旅游的行程,就由你计划。」也作「计画」。
《漢語大詞典》:指导性计划
国家下达的不带有强制性质,主要运用经济手段促使其完成的计划。实行计划管理的一种形式。特点是计划执行单位可以结合本单位情况和市场供求变化,对计划指标进行适当调整,国家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引导计划的实现。适用于实行指令性计划之外的较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计划管理。
《漢語大詞典》:丰收计划
1987年农牧渔业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的夺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的综合性计划。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业机械化等各业的先进实用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的大面积、大范围推广,以实现农牧渔业的增产增收,并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级汉语词典》:阿波罗计划  拼音:ā bō luó jì huà
美国的一项科学技术计划,包括把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
《國語辭典》:教学计划(教學計劃)  拼音:jiào xué jì huà
根据教育目的拟订的教学详细纲要。包括教育目的、学习者的需要、教材、教育技巧、视助器材及考评标准与过程。
《漢語大詞典》: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所谓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演说。后来美国政府据以制订的《欧洲复兴方案》,就被称为“马歇尔计划”
《國語辭典》:方略  拼音:fāng lüè
方法谋略。《汉书。卷五五。霍去病传》:「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三国演义》第五九回:「有一老人来见丞相,欲陈说方略。」
《國語辭典》:算计(算計)  拼音:suàn jì
数目。《淮南子。俶真》:「其道可以大美兴,而难以算计举也。」
《國語辭典》:算计(算計)  拼音:suàn ji
1.考虑、计划。《儒林外史》第二五回:「又心想算计,要替他娶个媳妇。」《红楼梦》第一一回:「我们爷原算计请太爷今日来家来,所以并未敢预备顽意儿。」
2.计算、约计。《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匡超人心里算计,半个月料想还做的来,当面应承了。」《文明小史》第二六回:「不料天色渐渐的黑下来了,算计回家路远,怕有耽迟。」
3.暗中图谋他人。《红楼梦》第六九回:「或暗中使人算计,务将张华治死。」《老残游记》第一六回:「这是前两天的事,现在他还要算计那个老头子呢。」
《國語辭典》:打算  拼音:dǎ suàn
1.考虑思量、预先筹画。《官话指南。卷一。应对须知》:「究竟上天不生无禄的人,等慢慢再打算就是了。」《文明小史》第五一回:「打算先到东洋,到了东洋,渡太平洋到美国,到了美国,再到英国一转,然后回国。」
2.关于行动的想法、念头。《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我出京只有这个打算,还没定日子,如何他们都会晓得?」
《漢語大詞典》:重计(重計)
指重要的计划。 清 恽敬 《西楚都彭城论》:“ 关中 ,重地也;取 关中 ,重计也。”
分類:计划
《國語辭典》:算盘(筭盤)  拼音:suàn pán
计算数目的工具。为长方形,四周作框,早期框内每杆贯木珠七枚,中以横梁隔之,上二下五。现则多改为木珠五枚,上一下四。也作「算盘」。
《國語辭典》:算盘(算盤)  拼音:suàn pán
1.计算数目的工具。为长方形,四周作框,早期框内每杆贯木珠七枚,中以横梁隔之,上二下五。现则多改为木珠五枚,上一下四。《元曲选。来生债。第二折》:「博个甚睁著眼去那利面上剋了我的衣食,閒著手去那算盘里拨了我的岁数。」《儒林外史》第八回:「蘧公子道:『是戥子声,算盘声,板子声。』」也作「算盘」。
2.比喻计画。《红楼梦》第五三回:「我心里却有一个算盘,还不至如此田地。」《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伯集虽然算盘打得熟,但是每帐总要打些折扣。」
《國語辭典》:进度(進度)  拼音:jìn dù
1.工作、学习等进行的速度。如:「这项工程的进度曾经落后,最后仍然如期完工。」
2.指工作、学习的进程到某一程度。如:「这个工程的进度已完成三分之二。」
《國語辭典》:百年大计(百年大計)  拼音:bǎi nián dà jì
影响深远的计画或措施。如:「教育工作是百年大计。」
《國語辭典》:企划(企劃)  拼音:qì huà
计划、规划。如:「这项工程他已企划很久了,希望能做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分類:计划
《國語辭典》:规模(規模)  拼音:guī mó
1.格局、制度。《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那泰伯祠的事,已有个规模了。」
2.派头、排场。《初刻拍案惊奇》卷五:「那越客是豪奢公子,规模不小,坐了一号大座船,满载行李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