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谋逆不轨(谋逆不轨)  拼音:móu nì bù guǐ
计划做叛逆不轨的事。也作「图为不轨」。
《国语辞典》:盲目行事  拼音:máng mù xíng shì
比喻做事冲动,没有仔细思考或计划。如:「如果像这样盲目行事,只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难解。」
《国语辞典》:潜包祸谋(潜包祸谋)  拼音:qián bāo huò móu
内心潜藏计划著某种祸事、阴谋。《三国演义》第二二回:「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栋梁,孤弱汉室。」
《国语辞典》:国民住宅(国民住宅)  拼音:guó mín zhù zhái
由政府策划兴建或由私人团体依照政府计划及设定条件投资兴建的住宅,用以改善中低收入国民的居住状况。也称为「国宅」。
《国语辞典》:工具工程  拼音:gōng jù gōng chéng
研究如何计划制造程序、设计及供应生产工具,以及组织适当人力,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生产所需制品的一门学问。
《国语辞典》:拉链工程(拉链工程)  拼音:lā liàn gōng chéng
大陆地区指因计划未周详导致反覆施工的工程。
《国语辞典》:布哈林模式  拼音:bù hā lín mó shì
一种经济发展的模式。苏联共产党早期经济学家布哈林主张宽松计划经济,其措施在使政府减少中央集权;并在某些方面让企业有较大自主权,发展较宽松的经济模式。
《国语辞典》:公共设施保留地(公共设施保留地)  拼音:gōng gòng shè shī bǎo liú dì
在都市计划区内,预先指定的公共设施用地。
《国语辞典》:过得一天算一天(过得一天算一天)  拼音:guò de yī tiān suàn yī tiān
(谚语)比喻对未来没有计划,得过且过。如:「在那战乱频仍的时代,人只能听天由命,过得一天算一天。」「生活要有目标,不能这样浑浑噩噩,过得一天算一天。」
《国语辞典》:国家科学委员会(国家科学委员会)  拼音:guó jiā kē xué wěi yuán huì
成立于民国四十八年,为了有计划的推动各项集体及个人学术研究,提高我国学术水准而设立的机构。其下设有科学技术资料中心,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及各研究发展中心,负有推动、协调及联系全国科技整体发展的任务。缩称为「国科会」。
《国语辞典》:图为不轨(图为不轨)  拼音:tú wéi bù guǐ
图,谋划。轨,常规。比喻计划进行不法的事,如犯上、作乱及叛逆等。《三国志。卷五七。吴书。虞翻传》裴松之注引《会稽典录》:「休未至,綝欲入宫,图为不轨,召百官会议,皆惶怖失色,徒唯唯而已。」也作「谋图不轨」、「谋逆不轨」、「谋为不轨」、「图谋不轨」。
《国语辞典》:智能犯罪  拼音:zhì néng fàn zuì
运用智慧,以技术性、计划性为犯罪模式,如伪造货币等。
《漢語大詞典》:最不发达国家
按照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规定的标准所作的一种国家划分。其标准为(1994年):(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699美元;(2)扩大的实际生活质量指数不超过47点;(3)经济多种经营指数不超过26点;(4)人口不超过7500万。
《国语辞典》:北方大港  拼音:běi fāng dà gǎng
国父在实业计划中,预定建筑的不封冻的深水港。在直隶湾中,位于青河与滦河两河口之间。
《国语辞典》:满打算(满打算)  拼音:mǎn dǎ suàn
正计划著。如:「她满打算出国深造。」
分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