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形于辞色(形于辞色)  拼音:xíng yú cí sè
内在的思想表现于言辞及神情上。《晋书。卷七三。庾亮传》:「翼雅有大志,欲以灭胡平蜀为己任,言论慷慨,形于辞色。」也作「形于言色」。
《国语辞典》:形于言色(形于言色)  拼音:xíng yú yán sè
内在的思想表现于言辞及神情上。《魏书。卷一九。景穆十二王列传中。任城王云》:「每怀郁怏,形于言色,遂纵酒欢娱,不亲政事。」《晋书。卷八五。列传。何无忌》:「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人有不称其心者,辄形于言色。」也作「形于辞色」。
《国语辞典》:雄辩滔滔(雄辩滔滔)  拼音:xióng biàn tāo tāo
形容论辩时,言辞强而有力、滔滔不绝。如:「各候选人在政见会上雄辩滔滔,场面相当热烈。」
《国语辞典》:矰缴之说(矰缴之说)  拼音:zēng zhuó zhī shuō
比喻为一己私利而用的虚誇言辞。《韩非子。五蠹》:「事败而弗诛,则游说之士,孰不为矰缴之说,而徼倖其后。」
《国语辞典》:徵名责实(徵名责实)  拼音:zhēng míng zé shí
根据他人的言辞,观察其行为,以求名实相符。《陈书。卷五。宣帝本纪》:「方欲仗兹舟楫,委成股肱,徵名责实,取宁多士。」
《国语辞典》:一字一泪(一字一泪)  拼音:yī zì yī lèi
形容言辞或文字凄楚感人。如:「说到伤心处,他一字一泪,在场的人无不潸然泪下。」明。王世贞〈王胤昌〉:「至于流悼亡弟,载读些言,使人一字一泪也,肠寸寸折矣。」
《国语辞典》:意切言尽(意切言尽)  拼音:yì qiè yán jìn
态度恳切,言辞详尽。唐。刘禹锡〈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序〉:「自修遗表,初述感恩陈力之大义,中及朝廷刑政之或阙,意切言尽,神识不昏。」也作「意切辞尽」。
《国语辞典》:意切辞尽(意切辞尽)  拼音:yì qiè cí jìn
情意恳切,言辞详尽。唐。李翱〈劝裴相不自出征书〉:「伏望试以狂言访于所知之厚者,意切辞尽,不暇文饰。」也作「意切言尽」。
《漢語大詞典》:作言造语(作言造語)
谓编造虚诞的言辞。庄子·盗跖:“尔作言造语,妄称 文 武 ,冠枝木之冠,带死牛之胁,多辞繆説,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脣鼓舌,擅生是非。”
《国语辞典》:嘴笨  拼音:zuǐ bèn
不善于言辞。如:「我一向嘴笨,不会说好听的话讨好人家。」
分类:不善言辞
《漢語大詞典》:嘴钝(嘴鈍)
谓说话迟钝,不善言辞。《金瓶梅词话》第四三回:“六姐也亏你这个嘴头子,不然嘴钝些儿也成不的。”如:他嘴钝,有理由也说不过人。
《漢語大詞典》:嘴软(嘴軟)
(1).口气缓和。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正闹着, 潘保正 走来了,把那人説了几声,那人嘴才软了。” 高玉宝 《高玉宝》第八章:“ 玉宝 见老东西嘴软,自己再使性,阎王保长还得去找爹麻烦,只得忍下这口气,回去把猪赶到一起。”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五:“‘吃人家的嘴软。’ 老万 说。‘这可不见得……吃喝完了,把嘴头子一抹,捎带把脸也抹下来了,事情该咋办,还是咋办。’”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他们都吃过咱的贿,说话嘴软,也不想同咱闹翻。”
(2).指不善言辞。 艾芜 《百炼成钢》第十章二:“ 丁春秀 似笑非笑地说:‘要是换成一个嘴软的女人,试试看,你一天不骂她一顿。’”
(3).谓话说不响;说话不硬。
《国语辞典》:烦言碎辞(烦言碎辞)  拼音:fán yán suì cí
烦杂啰嗦的言辞。《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也作「烦言碎语」。
《国语辞典》:恶言泼语(恶言泼语)  拼音:è yán pō yǔ
无礼、刻薄、狠毒的言辞。《西游记》第五回:「那九个凶神,恶言泼语,在门前骂战哩。」
《国语辞典》:大辩若讷(大辩若讷)  拼音:dà biàn ruò nè
有口才、善于辩论的人,表面看来好像不善言辞的样子。《老子》第四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唐。杨烱〈梓州官僚赞。司令参军事高平独孤文字大辩赞〉:「大辩若讷,历官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