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50,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击触
羝触
怅触
触藩羝
触情
触怒
拨触
触兴
触鳞
触突
触动
触槐
掁触
触死
触时
《漢語大詞典》:击触(擊觸)
相打;碰撞。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如是数十对讫,復有一装田舍儿者入场,念诵言语讫,有一装村妇者入场,与村夫相值,各持棒杖互相击触,如相敺态。” 清 唐孙华 《日晚放舟》诗:“来舟防击触,相唤各西东。” 叶圣陶 《线下·金耳环》:“乌黑的枪管在阳光中发亮;腰间的水瓶同珐琅杯击触有声,响应着错落不齐的步调。”
分類:相打碰撞
《骈字类编》:羝触(羝触)
唐 李白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天张云卷有时节,吾徒莫叹羝触藩。
《漢語大詞典》:怅触(悵觸)
惆怅感触。 胡蕴 《近感》诗:“悵触无端梦一场,遐思畴昔寄江乡。” 邹韬奋 《三十年前的民主运动》:“展望‘双十’,回忆历史,殊令人怅触万端,不胜感慨!”
分類:惆怅感触
《漢語大詞典》:触藩羝(觸藩羝)
语本《易·大壮》:“羝羊触藩。”后因以“触藩羝”比喻处于困境的人。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一:“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 唐 杜牧 《朱坡》诗:“自尘何太甚,休笑触藩羝。” 宋 叶梦得 《怀西山》诗:“不作巢幕燕,肯从触藩羝。”参见“ 羝羊触藩 ”。
分類:困境
《國語辭典》:羝羊触藩(羝羊觸藩)  拼音:dī yáng chù fán
公羊以角撞篱笆,被篱笆缠住,前进后退不得。语出《易经。大壮卦。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封神演义》第七回:「纣王沉吟不语,心下煎熬,似羝羊触藩,进退两难。」《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进退两难,曰羝羊触藩。」也作「羊触藩篱」。
《漢語大詞典》:触情(觸情)
(1).触动情欲。 汉 刘向 列女传·鲁公乘姒:“待礼然后动,不苟触情,可谓贞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敬:“触情纵欲谓之非人。”
(2).合乎情理。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值心而言,则言无不是;触情而行,则事无不吉。”
《國語辭典》:触怒(觸怒)  拼音:chù nù
惹人动怒。《三国演义》第五一回:「吾见公瑾病疮,医者言勿触怒,故曹兵搦战,不敢报知。」
《漢語大詞典》:拨触(撥觸)
触动;感触。 清 陈维嵩 《水龙吟·寿朱致一五十再用原韵》词:“拨触雄心,半牀冷剑,千杯热酒。” 柳亚子 《为一瓢题扇》诗:“酒边拨触动牢愁,万恨峥嶸苦未休。”
分類:触动感触
《國語辭典》:触兴(觸興)  拼音:chù xìng
引发兴致。如:「一旦触兴,即欲罢不能。」
分類:即兴起兴
《漢語大詞典》:触鳞(觸鱗)
见“ 触龙鳞 ”。
《漢語大詞典》:触龙鳞(觸龍鱗)
触犯龙的逆鳞。比喻臣子对君主的过失犯颜直谏。后汉书·李云传:“故敢触龙鳞,冒昧以请。”亦省作“ 触鳞 ”。旧唐书·高宗纪论:“虚襟似纳於触鳞,下詔无殊於扇暍。” 明 王世贞 《读陈佥事祚遗事有感》:“爱主投经术,如何遂触鳞。”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老苏谏论:“夫犯颜之祸,将彰君过。宜上思 召公 咨商之义,下念 鲍勛 触鳞之诛也一段,又为 牧 之所本。”
《國語辭典》:触突(觸突)  拼音:chù tú
干犯、冒犯。《三国志。卷九。魏书。曹洪传》:「乃得免官削爵士」句下裴松之注引《魏略》:「触突国网,罪迫三千,不在赦宥,当就辜诛,弃诸市朝。」《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门生三世报恩》:「却说蒯遇时在礼科衙门直言敢谏,因奏疏里面触突了大学士刘吉,被吉寻他罪过,下于诏狱。」
《國語辭典》:触动(觸動)  拼音:chù dòng
1.因接触而振动。如:「小偷触动了电路开关,警铃大响。」
2.因外界的事物或情景而引发内心的感触。如:「每逢佳节,倍加触动游子思乡之情。」
《韵府拾遗 佳韵》:触槐(触槐)
左传赵宣子骤谏公使锄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分类字锦》:掁触(掁触)
薛逢 听曹刚弹琵琶诗 禁曲新翻下玉都,四弦掁触五音殊。
分类:琵琶
《漢語大詞典》:触死(觸死)
犯死罪。汉书·东方朔传:“粪土愚臣,忘生触死。” 颜师古 注:“忽忘其生而触死罪也。”《后汉书·郅寿传》:“臣所以敢犯严威,不避夷灭,触死瞽言,非为 寿 也。”
分類:死罪
《漢語大詞典》:触时(觸時)
触犯时忌。 汉 王充 论衡·辨祟:“占射事者必将復曰:‘移徙触时,往来不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