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恼犯(惱犯)  拼音:nǎo fàn
冒犯、激怒。元。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这厮将咱恼犯,我这里将皮裘紧拴,大踏步望前舍死的赶。」
分類:触怒
《國語辭典》:得罪  拼音:dé zuì
1.犯罪。唐。刘长卿负谪后登干越亭作〉诗:「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
2.冒犯、触怒。《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做孙子的又不曾得罪叔公,为甚么要打我?」《红楼梦》第三二回:「妹妹,往那里去?怎么又哭了?又是谁得罪了你?」《诗经。小雅。雨无正》:「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
3.向人对不起的客套话。《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郭排军吃他相问得无言可答,只道得一声:『得罪!』」
《漢語大詞典》:撄鳞(攖鱗)
喻触怒帝王。相传龙有逆鳞,触之必怒,故云。 清 曹尔堪 《季天中给谏病没于辽左赋诗吊之》:“攖鳞奏草动宸居,海内争传痛哭书。”参见“ 批逆鳞 ”。
《國語辭典》:批逆鳞(批逆鱗)  拼音:pī nì lín
逆鳞,指龙喉下倒生的鳞片。批逆鳞引申为直言诤谏。参见「婴鳞」条。《战国策。燕策三》:「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新唐书。卷九七。魏徵传》:「陛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
《漢語大詞典》:披鳞(披鱗)
比喻犯颜直谏,触怒帝王。 唐 皇甫澈 《赋四相诗·中书令锺绍京》:“谋猷叶圣朝,披鳞奋英节。” 明 袁宗道 《封知县刘公墓志铭》:“夕郎矫矫,名重披鳞。” 明 蔡汝楠 《创建大复何先生祠记》:“披鳞蹈鑊,朝士夺色。”参见“ 批逆鳞 ”。
《國語辭典》:批逆鳞(批逆鱗)  拼音:pī nì lín
逆鳞,指龙喉下倒生的鳞片。批逆鳞引申为直言诤谏。参见「婴鳞」条。《战国策。燕策三》:「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新唐书。卷九七。魏徵传》:「陛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
《漢語大詞典》:犯吏
触怒官吏。宋书·谢方明传:“ 江 东民户殷盛,风俗峻刻,强弱相陵,姦吏蜂起……一人犯吏,则一村废业,邑里惊扰。”
分類:触怒官吏
《国语辞典》:认犯头(认犯头)  拼音:rèn fàn tóu
犯头,冒犯的缘由。认犯头指无意中触怒对方而发生误会。《西游记》第三回:「我等在此,恐作耍成真,或惊动人王,或有禽王、兽王认此犯头,说我们操兵造反,兴师来相杀。」也作「认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