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蹴地
犹触地。谓遍布地面。《隋唐演义》第四十回:“香风蹴地,两岸边兰麝氤氲;彩袖翻空,一路上綺罗荡漾。”
《國語辭典》:稽颡(稽顙)  拼音:qǐ sǎng
以额触地的敬礼。《管子。轻重丁》:「称贷之家皆齐首而稽颡曰:『君之忧萌至于此,请再拜以献堂下。』」唐。裴铏《传奇。裴航》:「卢颢稽颡曰:『兄既得道,如何乞一言而教授?』」
《國語辭典》:抢地(搶地)  拼音:qiāng dì
以头触地。《战国策。魏策四》:「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见狱吏,则头抢地。」
分類:触地
《國語辭典》:厥角  拼音:jué jué
本指兽的骨角。引申为叩头时,以额头触地。《书经。泰誓中》:「百姓懔懔,若崩厥角。」《孟子。尽心下》:「非敌百姓也,若崩厥角稽首。」
分類:触地
《國語辭典》:顿颡(頓顙)  拼音:dùn sǎng
1.屈膝下拜,以额触地。多行于请罪、投降之时。《国语。吴语》:「句践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颡于边。」《后汉书。卷一一。刘玄传》:「汉起,驱轻黠乌合之众,不当天下万分之一,而旌旃之所撝及,书文之所通被,莫不折戈顿颡,争受职命。」
2.点点头。是登台时向观众打招呼的表示。唐。白行简《李娃传》:「于是奋髯扬眉,扼腕顿颡而登,乃歌白马之词;恃其夙胜,顾眄左右,旁若无人。」
《國語辭典》:属地(屬地)  拼音:shǔ dì
帝国主义国家在本国以外占据的殖民地,或控制的附属国。如从前印度是英国的属地。
《漢語大詞典》:锡卓(錫卓)
(1).植立锡杖。传说古代高僧法力神奇,禅杖下端触地,有泉水涌出。 宋 唐庚 《卓锡泉记》谓 南朝 梁 景泰禅师 植立禅杖于 罗浮 宝积寺 而有 卓锡泉 , 宋 苏轼 《卓锡泉铭并叙》谓六祖 慧能 植立禅杖于 曹溪 而有 卓锡泉 ,明一统志谓 大鉴禅师 植立禅杖于 大庾岭 云封寺 东而有泉水涌出。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余忆 甘泉 之名,旧志有之,而唧唧细流实溢於岭上,或僧疏引至此,不为无功;若神之如锡卓龙移,则不然也。”
(2).谓佛教徒居停。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怜奴锡卓京华,本拟偕完果諦,奈彼槎浮 楚 水,堪悲又隔风尘。”参见“ 卓锡 ”。
《漢語大詞典》:卓锡(卓錫)
卓,植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谓僧人居留为卓锡。 元 张伯淳 《楞伽古木》诗:“ 道林 卓锡旧种此,髣髴於今八百年。” 明 郑仲夔 《耳新·梵胜》:“师卓锡 岑山 ,苦心实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西僧:“西僧自西域来,一赴 五臺 ,一卓锡 泰山 。”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发蛟:“山之麓有古寺,曰 清浄庵 ,地仅半弓,编茅为屋,一老僧卓锡其中。”
《漢語大詞典》:突地
忽然。《英烈传》第四九回:“説甚么火水既济,本性原无尔我。突地的竟成仇敌,那里是四海一家!” 叶圣陶 《夜》:“唉!像人样儿的却成了十七,十八!真是突地天坍下来,骇得我魂都散了。”
分類:忽然
《漢語大詞典》:启颡(啓顙)
即稽颡。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以额触地。《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 子张 有父之丧, 公明仪 相焉;问启顙於 孔子 。”晋书·苻坚载记下:“ 晋主 自当衔璧舆櫬,启顙军门。”新唐书·于休烈传:“侍中 裴光庭 曰:‘ 吐蕃 不识礼经,孤背国恩,今求哀启顙,许其降附。’”
《國語辭典》:跳弹(跳彈)  拼音:tiào dàn
经弹射撞击后改变进行方向的子弹。如:「在这场警匪枪战中,有个路人被墙壁弹射回来的跳弹击中。」
《國語辭典》:响头(響頭)  拼音:xiǎng tóu
磕头时额头碰触地面而磕出声音,表示十分恭敬或祈求之意。《老残游记》第一四回:「响头不知磕了几千,总没有人挽回得动这玉大人的牛性。」
《国语辞典》:泣血稽颡(泣血稽颡)  拼音:qì xuè qǐ sǎng
稽颡,一种屈膝下拜,以额触地的古礼。泣血稽颡比喻丧家以沉痛的心情向吊唁者哭拜致谢。如:「公祭时,丧家泣血稽颡,不禁令人对死者痛、生者哀」。
《国语辞典》:稽颡肉袒(稽颡肉袒)  拼音:qǐ sǎng ròu tǎn
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跪拜,以额触地;肉袒,脱去上衣,裸露上身。「稽颡肉袒」指古代祭祀或谢罪时,表示虔敬。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六。勾践伐吴外传》:「越军坏败,松陵却退,兵士僵毙,人众分解,莫能救止。范蠡、文种乃稽颡肉袒,拜谢子胥,愿乞假道。」
《国语辞典》:达阵(达阵)  拼音:dá zhèn
在橄榄球赛中,攻方球员将球传送到守方的底线后触地得分,称为「达阵」。
《漢語大詞典》:角枪题注(角槍題注)
角触地,额相撞。形容野兽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