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经典稽疑(经典稽疑)  拼音:jīng diǎn jī yí
书名。明陈耀文撰,二卷。将汉唐以来解说经文与宋儒有异的说法,分条辑录。上卷为四书,下卷为五经。
《国语辞典》:不用说(不用说)  拼音:bù yòng shuō
1.不需要解说即可明白。《红楼梦》第一四回:「一夜中灯明火彩,客送官迎,那百般热闹自不用说的。」《文明小史》第二五回:「济川是不用说热血发作起来,恨不能立时把云南的官府杀了才好。」也作「不消说」。
2.不要对方再继续说下去。如:「你不用说了,我心里自有打算。」
《国语辞典》:密续(密续)  拼音:mì xù
解说大乘教中金刚乘的灌顶、道品、修法、会供等的佛教典籍。可分《成事续》、《行续》、《瑜伽续》、《无上瑜伽续》四部。因这类典籍必须经由上师传授,代代相递,故称为「密续」。
《国语辞典》:拉保险(拉保险)  拼音:lā bǎo xiǎn
保险业者向顾客解说保险内容,游说顾客投保的行为。如:「如今国人对于保险业者上门拉保险一事,已不像过去那么忌讳了。」
《漢語大詞典》:广解(廣解)
多方解说。荀子·性恶:“轻身而重货,恬祸而广解苟免,不恤是非、然不然之情,以期胜人为意,是下勇也。” 杨倞 注:“恬,安也,谓安於祸难也。而广自解説,言以辞胜人也。”
分類:多方解说
《漢語大詞典》:缠说(纏説)
缠绕解说。 明 徐渭《〈四书绘〉序》:“传註讲章,转相缠説,未免牀上垒牀。”
分類:缠绕解说
《國語辭典》:掰开揉碎(掰開揉碎)  拼音:bāi kāi róu suì
比喻说话或劝告之反覆详尽。
《國語辭典》:备注(備注)  拼音:bèi zhù
1.表格上为附加必要注解说明所留的一栏。或指注解本身而言。如:「请将家属的姓名填在备注栏内。」
2.写作论文或著书立说时,留供查考的附注。如:「写作论文若有引述他人创见时,可以使用备注说明出处。」
《國語辭典》:备注(備註)  拼音:bèi zhù
1.表格上为附加必要注解说明所留的一栏;亦指注解。如:「请将紧急联络人的姓名与电话填在备注栏内。」
2.写作论文或著书立说时,留供查考的附注。如:「学术论文中,若有引述他人创见时,一定要用备注说明出处。」
《漢語大詞典》:审说(審説)
详细解说。 汉 王充 论衡·谢短:“夫三王之事虽近矣,经虽不载,义所连及,五经之家所当共知,儒生所当审説也。”
分類:详细解说
《漢語大詞典》:讲解员
为参观者解说展览内容的人
导游者,向导
《漢語大詞典》:解说词
伴随影片或其他表演的口头描述或连串解说
为某事件的说明词
《國語辭典》:门到户说(門到戶說)  拼音:mén dào hù shuō
挨家挨户去解说,使人人皆知。《晋书。卷七三。庾亮传》:「虽陛下二相明其愚款,朝士百僚颇识其情,天下之人安可门到户说使皆坦然邪!」《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编户殷阜,萌俗繁滋,不言之化,若门到户说矣!」
解说
【三藏法数】
谓圣教之义难解,若能分明解释,训授于人,是为解说法师。